•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正在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
  • 电子商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
  •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
  •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全球旅行限制逐步放宽,旅游业开始复苏。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正在重塑传统的工作场所和通勤文化。
  • 5G技术的普及为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挑战。
  • 云计算的普及正在改变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运营模式。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学习正在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趋势。
  •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疫情后恢复和增长的关键策略。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教育体系。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特别是零售和服务业。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 数据隐私保护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太空探索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可能。
  • 走过2020,踏上新征程

    走过2020,踏上新征程

    0

     

    杨良敏

    踏着时间的节拍,我们即将走到新年的门槛。这一路曲折,悲喜交加。无论这一年经历过什么,以什么样的心情去回味,此刻一定有个共识:我们都走过来了,踏平坎坷,见到风雨过后的彩虹。庆幸之余,我们正以奋斗者的姿态为跌宕的棋局精彩收官,带着不平凡的时间记忆去开启新的征程。

    2020,不能忘记。我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打开新年的日历,内心充满未知的恐惧。因为,我们没有见过如此凶猛的瘟疫,一时难以驯服,以致彼此隔离成为最安全的生活方式。“武汉封城”在创造历史记录的同时,延续了“英雄城市”的美名,也成就了世界瞩目的“抗疫佳话”。经历76天炼狱般的病毒阻击战后,江城的英雄儿女冲向阳光沙滩、呼吸新鲜空气,重新与外界无障碍连接。尽管瞬间释放或许有苦有泪,情绪仍需调适,但若看到病毒在全世界蔓延,夺去无数人的生命时,应当认识到,正是因为我们步调一致自觉听从指挥,在逆行者英勇的保护下,迅速取得战果,才率先恢复常态化生产和生活。

    横向比,这种常态化是多么珍贵和稀缺。这一年都快结束了,但疫情仍在肆虐,一波接一波,未曾停歇。入冬以来,疫情再次加重,还有变种,“封城封国”快成为西方国家应急下的另一种常态。然此常态非彼常态,天差地别。

    从经济上看,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出现深度衰退,主要经济体都大幅萎缩,而且当下还看不到复苏的曙光,呈现疫情蔓延与经济衰退“双线窘迫”的困境。这无论是对经济肌体本身,还是对社会秩序和民众心理,都形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相反,我们却在一片灰暗的世界里发出耀眼的光。经历一季度大幅下滑6.8%之后,中国经济随着疫情控制、加速复工复产而迅速反弹,二三季度分别回升3.2%和4.9%,四季度有望超过5%,全年将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一正一负,二者相差8%以上,一方面与后面的追赶者拉大差距,另一方面与最大经济体大幅缩小差距。表面上看,这是疫情变量给予我们转悲为喜的机遇,实际上是我们主动作为应对有力有方,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形成胜势的结果,值得总结。

    纵向比,我们从应急处突转向常态化抗疫,并统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两手抓两手都有力。实践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很大,我们始终绷紧弦,即便是疫情零星散发也不惧怕,无论是抗疫流程、及时响应机制,还是治疗经验的积累,都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十分重要,在有效保护民众健康的同时,最关键的是为我们赢得了时间,能腾出手来抓经济促发展。这个宝贵的窗口期不可多得,也只有能谋善断者可得。 

    争得的机遇,要害在于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一年,除了抗击疫情外,我们还有一个艰巨任务从未放松,就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达目的绝不收兵”,“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正是以这种超强的意志和决心,最终在年将收尾时,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以消除,惠及近1亿贫困人口,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兑现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提振信心和士气的,还有我们的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比如,北斗全球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成,“中国北斗”将进一步造福全球,也将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成为中国人书写人类探月史的又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达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等等。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新时代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支撑。

    这些功绩属于2020,属于“十三五”。即将开启的“十四五”肩负着在新起点上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开好局起好步很关键。

    首先,全面小康建成之后,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脱贫人口不大规模返贫,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提升,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到实处,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确保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提高同步实现。

    其次,统筹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安全。经济进一步恢复常态化发展,在不出现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情况下,2021年经济增长将出现恢复性高增长,而一个重要增长动能在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增强自主可控能力至关重要。

    第三,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疫情仍然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不确定性很强,国际经济循环恐将继续受到影响,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应对变局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超大规模市场是我们的优势和回旋空间,其潜力要大力发掘。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努力发挥供需两侧协调平衡的经济效应,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从而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而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做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十分关键。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