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 倪
12月12日,为纪念《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的气候雄心峰会以视频方式举行。7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参与了此次峰会,讨论并承诺加大力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美国特朗普政府因此前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所以没有派代表参加此次线上会议。但拜登在视频会议开始前不久发表的一份书面声明中明确表示,美国正在场外等待再次加入协定,还指出华盛顿在2015年协定的谈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在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了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自主贡献的指标,并提出三点倡议。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既着眼解决当下突出问题,协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更旨在引领未来, 为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为新的历史背景下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巴黎协定》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期待美方落实重返承诺
5年前,全球各国就气候变化问题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谈判,最终达成了《巴黎协定》,是近些年来国际社会集体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大成果。达成协议不易,落实协议更难。尤其让人遗憾的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退出了这一协定,并于2020年11月4日生效。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
自退出协定后,特朗普政府在许多环保政策上不断“松绑”。仅2017年至2019年间,特朗普政府放弃了至少128项环保法规,其中包括放宽奥巴马前政府出台的汽车燃耗规定,废除《清洁电力计划》,放松火力发电厂污染物排放限制等。
美国政策的倒退首先伤害的是自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美国就已发生16起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灾难,每起灾难造成的损失至少在10 亿美元以上。
而美国拒不履行 《巴黎协定》义务,更是极大影响了广大亟需援助的弱小国家,特别是那些排放温室气体最少、却受气候变化危害最重的小岛屿国家。
“作为全球主要的碳排放国, 美国的‘退出’无疑使《巴黎协定》的落实遭受重创。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全球性多边协议, 《巴黎协定》的贯彻主要依靠缔约方兑现承诺的意志和行动。美国的退出,不仅重创国际社会在此方面的合作,其能源政策的调整也使气候变化议题失去了焦点地位——政策重心转向能源问题的美国,并没有将气候变化作为主要威胁,节能减排也就成了空话。”在采访中,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兴杰表示。
《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旨在减少各国碳排放,遏制全球变暖,事关全人类未来。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为全球气候应对作出表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协定自签约开始,所有缔约国将受到法律的约束,除非当事国退出该项协定。
值得期待的是,当地时间12 月12日,拜登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在我就职总统的第一天,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我将立即开始与世界各国领导人合作,尽力去做我们能做的事情,包括在我上任后的100天内召集主要经济体领导人举行一次气候峰会。”
除了承诺重返《巴黎协定》, 拜登还计划实现他在大选中提出的“让美国不迟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拜登称“气候变化是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并承诺在4年里向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2万亿美元,促进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设备投资,争取2035年之前在电力领域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为零。将在美国各地设置50万处充电设备,支持民众由汽油车换成电动汽车。
对此,孙兴杰分析认为,拜登承诺返回《巴黎协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在此次大选中, 拜登已多次承诺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从拜登的政治行动模式和经历来看,他会对自己的承诺有所行动, 而重返《巴黎协定》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特朗普政府决定退出《巴黎协定》的做法,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与质疑,也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声望,而重返《巴黎协定》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美国的国际形象,更重要的是,它符合拜登一直推崇的用多边主义重新树立美国地位的战略。
“中美是世界上前二的碳排放国,《巴黎协定》当然也属于中美关系的范畴。气候变化被认为是中美可以合作的重要议题之一,现在是中美两国关系需要深度调整的关键时刻,拜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筹码。”孙兴杰表示,虽然拜登不是一名“推特总统”,但其在社交媒体上的承诺是否能够兑现,仍有待全世界观察。
据了解,下一轮联合国气候谈判定于2021年11月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届时各国将提交新的、更具雄心的2030年目标,而国际社会期待美国落实重返承诺,承担大国责任。
全球目光下的中国贡献
在《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一些专家也在反思,在过去5年中,全球气候危机是否得到了控制?
英国商业大臣阿拉克·沙马警告说,我们依然没有进入落实《巴黎协定》的轨道上来。当此之际,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巴黎协定》做出的表态和承诺,有利于各方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诚然,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和威胁,中美作为全球性大国和主要的碳排放国家,理应承担更多责任。更重要的是,在中美关系处于深度调整之际,气候变化问题是中美进行合作的增量,是两国必须合作的议题。如果中美不合作,气候变化影响和扰动生物圈的稳定,无论哪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一直以来,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执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
古特雷斯强调,中国不仅为《巴黎协定》达成发挥了关键作用,还以切实行动做出表率。中国的一贯承诺和相关行动,为《巴黎协定》的落实注入了新动能。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是全球最多的,尤其是风能、太阳能和水力能源,这些投资是很必要的。我要祝贺中国在太阳能技术上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发展,降低了太阳能技术的价格,使其变得非常有吸引力,全球范围内建造的太阳能装机容量正在增长。”塔拉斯表示,中国注重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而且成效显著,值得称赞。
坚定支持《巴黎协定》,促进合作共赢
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巨大冲击,人类面临不少全球性挑战,全球气候治理将何去何从?
在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发表了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自主贡献的指标。
习近平指出,5年前,各国领导人以最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5年来,《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当前, 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
习近平提出三点倡议:第一,团结一心,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中方欢迎各国支持《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第二,提振雄心,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各国应该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根据国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强化行动。发达国家要切实加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第三,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环境问题没有边界,深刻影响着每个人。治理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中方提出的倡议,展现了中国坚定支持《巴黎协定》、促进合作共赢的决心。”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菲格雷多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团结,共同努力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团结合作。”中欧数字协会主任克劳迪娅·韦诺蒂认为,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坚持多边主义才能有效应对共同难题。“应对气候变化将是国际合作最有希望的领域之一”。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表示,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多边协调与合作,共同行动、因地制宜,切实增强绿色发展的信心。
“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有利于提升不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力。”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地缘政治研究院主任弗里德里克·杜泽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与各国发展利益和人民福祉息息相关。“只有通过携手合作、科学应对,才能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推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一个宏伟目标,不仅要有雄心壮志,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近年来,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在2020年9月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基础上, 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到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对此,韦诺蒂表示,“中方此前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又在峰会上宣布一系列重要举措,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负责任态度和高效行动力。”
“中国提出,到2030年风能、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目标, 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树立了典范。”杰拉奇认为,中国通过分享太阳能、风能等先进技术,以及投资其他国家绿色产业等,为世界经济绿色发展和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中国的成功实践表明,经济增长与绿色环保可以共同推进。
杜泽说,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切实努力。中方倡议和最新举措,不仅有利于加快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程, 也有利于推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
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采访的专家们看来,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全球携手合作开创气候治理新局面注入了强大信心,为完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了中国方案,更为疫情大流行下的世界绿色复苏提供了中国动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的大国担当。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尽管由于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响,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世界仍朝着截至本世纪末升温突破3℃的方向发展。
“气候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比新冠肺炎疫情更为严重,将成为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严重生存挑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新华表示,由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影响,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遭遇巨大阻力,全面落实《巴黎协定》进程也受到干扰。在此关键历史时刻,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摆脱全球气候治理困境指明了出路。
“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我们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面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缺失,中国提出三点倡议,有力提升了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与雄心,更有力凝聚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与团结。”唐新华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韩一元强调,绿色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潮流,也是促进复苏的关键。中国在疫情下重启经济的生动实践中,始终坚持绿色复苏,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机遇与动力。“绿色发展的重点在能源体系的绿色转型,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系统,并将进一步加快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020年即将过去,人类在经历了疫情之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疫情尚有疫苗为望,而地球危机却无法免疫,唯有各国携手行动才可应对未来危机。
随着《巴黎协定》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球气候治理新征程也将开启。维系21世纪的地球安全,需要缔约方共同推进《巴黎协定》的落实,需要大国间战略沟通与政策协调,更需要全球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也是艰巨曲折的过程。相信各国勠力同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我们一定能够建成一个清洁美丽、共同繁荣、命运与共的美好世界。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