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传统商业模式正面临挑战。
  • 全球健康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 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行业的转型,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的普及正在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5G网络的部署加速了物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方式。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治疗遗传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核心议题。
  • 社交媒体的普及正在重塑政治沟通和公众参与。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运动科技和穿戴设备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 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 电动汽车的普及正在推动传统汽车行业进行转型。
  • 5G技术的推广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移动支付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网络文化和心理健康的讨论。
  • 在线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人民币的诞生与奇迹

    人民币的诞生与奇迹

    0

    陈忠海,本刊专栏作家、文史学者,长期从事金融工作,近年来专注经济史、金融史研究,出版《曹操》等历史人物传记8部,《套牢中国:大清国亡于经济战》《解套中国:民国金融战》等历史随笔集6部,发表各类专栏文章数百篇。

    人民币诞生于解放战争后期。作为一种信用货币,本应有充足的金银、外汇作储备才能稳固立足,但新中国成立前后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人民政权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成为人民币强大的信用基础,使其迅速取得成功,创造了世界货币史上的奇迹。

    应运而生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金融”虽然也创办过一些银行,发行过一些纸币,但由于创建的政权及根据地分割在不同区域,所以发行的纸币也无法实现通用。这种状况到解放战争后期得到改变。

    1948年,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越来越明朗,尤其在华北地区,随着石家庄于1947年底解放,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了一片,统一货币提上了议事日程。1948年3月,华北人民政府召开了华北五大解放区金融贸易会议,提出“计划创设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整理地方货币”。4月,华北银行在石家庄成立,由华北解放区的原冀南银行和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而成。

    华北银行成立后,把工作重点放在统一各解放区的货币上,并为在全国发行新货币做准备。9月,中共中央决定由华北人民政府财经工作委员会统一华北、华东及西北等3个解放区的经济、财政、贸易、金融、交通等工作,并特别指出金融、货币发行工作要先行。随后,中共中央批准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由华北人民政府财经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设计和印制。此时, 东北全境已解放,平津解放指日可待,人民币的发行显得更加紧迫。

    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中华北街一栋小楼里正式成立。当天,华北人民政府发布“金字第四号”布告,公布了3种人民币票样, 分别是10元、20元、50元,之后还发行了1元、5元和100元等3种面额,组成了第一套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印钞厂印制,图样反映的是工业、农业、商业、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当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夕人们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北平和平解放后,军管会作出决定,暂停国民党发行的“金圆券”交易15天,在此期间大量投放人民币。当时情况相当复杂,除了人民币和“金圆券”,北平周边市场上还有“冀币”“北海币”“边币”“ 东北券”“ 长城券”“ 热河券”“西农币”“冀热辽币”等近10 种,有些货币的流通量还很大,人民币要在短时间内统一这些货币,确定比价是个复杂工作。北平军管会金融处先在北京外围的门头沟、丰台、长辛店、清华园、大兴和通县设立了兑换所,按照1:10比价用人民币兑换“金圆券”,同时宣布停止使用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按照华北人民政府通告的比价实施兑换。

    银元风潮

    然而,深受国民党“金圆券” 之害的一些商家存在恐慌心理,一些商店里只摆放少量商品,有的干脆关门歇业,粮食、蔬菜、燃料等主要生活物资普遍涨价3至4倍。正值1949 年春节前夕,物价狂涨对人民币发行十分不利。为平抑物价,北平军管会从其他解放区紧急调拨物资,重点是从北平附近各地调运来大批粮食投入市场,使物价迅速回落。

    解放军进城后,北平军管会金融处进一步加大了兑换力度,除在城内设立正式兑换所外,还委托私营银行、银号以及部分商店代为兑换,全市共有兑换点247个,直接参加兑换工作的有5000多人。据统计,1949年2月2日至22日全市共兑进“金圆券”83174.13万元,投放人民币19841.46万元,基本完成了兑换任务。人民币作为本币的地位开始建立,市场得到恢复,物价得到平抑,歇业的商户也陆续重新开业。

    5月27日,上海解放。次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接管了旧上海各机关,其中包括国民党政府印钞总厂上海分厂,上海军管会将其扩建, 改成上海印钞厂,继续加紧印制人民币。与此同时,上海军管会向全市发布公告,规定人民币与“金圆券”的兑换比价是1:10万。之所以与北平的1:10相差了万倍,是因为从2月份到5月底“金圆券”不断加速贬值,其实际价值只剩如此。

    上海军管会在全市设立了120多个兑换点开展兑换,但上海的无数家庭因为一纸“金圆券”蒙受了巨大损失,对纸币已如惊弓之鸟,大家宁愿相信银元或实物,也不愿意接受人民币。有些工厂、机关和学校用人民币发放工资,大家拿到手后马上全部用来购买粮食、生活用品,人民币上午刚从银行发出,下午就又回到了银行。一些国民党潜伏下来的特务也从中作乱,鼓动商家囤积货物,有人暗中叫嚣:“解放军可以进上海,人民币绝对进不来!” 

    在这种情况下银元被哄抬,大家纷纷用手中的各种货币通过各种渠道兑换银元,6月初银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1‥650,仅过一个星期就涨到1‥1800,后迅速突破1‥2000大关。受银元涨价影响,黄金价格也暴涨,1两黄金在上海刚解放时与人民币的比价为1‥3.9万,迅速涨到1‥11 万。银元投机在当时成为一种“来钱快”的生意,有人估计,全上海最多时有30万人从事这项买卖,街巷里到处是询问要不要银元的人,从而掀起了一场“银元风潮”。

    如果任由这种局势持续下去, 不仅人民币难以顺利推行,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而且将使物价失控,打击正常的生产经营,普通市民的生活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华东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分析了形势,决定对银元“采取彻底打击的方针”,制定了《打击银元的办法》,禁止银元在市场上流通,但允许持银元在银行里兑换人民币;同时动员全市群众、军警,全面取缔银元贩子, 发动工人、学生开展宣传,形成打击银元投机的舆论热潮。

    6月10日,上海市公安局奉军管会命令对位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的地下黑市进行取缔,有力打击了银元黑市交易。与此同时,全市各公安机关也出动大批干警查处银元贩子,拘捕了一批从事银元投机的不法分子。此次行动收到的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每枚银元的价格就从人民币2000多元急降至1200元,受其影响,大米的市价跌落了10%左右,过一天又跌了10%,广大市民倍感欣喜。

    银元风潮不仅在上海出现过, 在南京、武汉、贵阳、长沙、成都等几乎所有刚解放的大城市都发生过。针对这股风潮,各地采取的办法与上海类似,以打击地下投机交易为主, 同时加大人民币兑换力度,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树立人民币的权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民币诞生后的首场战役取得了胜利。

    各地白银风潮被阻击后,投机资金逐渐退出金融领域,但事情并没有结束,这些资金又伸向了商品流通领域,使各类物资价格开始上涨,引起恐慌情绪。1949年6月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计划并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为了打击各地市场的投机行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调配物资,针对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粮食涨价的问题,每天都从东北产粮区向关内大量调粮,由政府集中向市场抛售。由于新生政权有强大的计划和调动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实现物资调配,使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地方出现的这股“粮荒”得以顺利克服。

    有人把解放初期阻击银元风潮、反对市场投机、平抑物价的斗争称为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斗争的胜利使新生的人民币得到进一步巩固。

    创造奇迹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军事上继续肃清国民党军队的同时,在经济上着力稳定市场物价、大力推行人民币,重建经济和金融秩序。1950 年春,全国范围内的物价水平得到初步控制。到1952年春,物价指数出现了下降,其中4月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下降了16.6%,5月又下降了3.4%,彻底结束了自抗战以来连续10多年物价持续上涨的局面。

    但是,这时全国整体的财政状况仍然很不乐观,解放全国的战争还没有全部结束,仍需要大量军费支出, 国家财政在保障军队和公职人员基本供给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收编的国民党军政人员的安置,财政出现了很大缺口,其中1949年的财政赤字占总支出的46.56%。这种状况是不可持续的, 如何迅速解决财政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是摆在新生人民政权面前的紧迫课题。

    用增发人民币的办法解决财政赤字,虽然简单易行,却会带来很大弊端,尤其对当时正在着力进行的稳定市场物价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解决财政难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行公债。1949年12月,发行了折实公债1亿分,每分含大米3公斤、面粉0.75公斤、白细布1.33米和煤炭8公斤,年息5厘、分5年偿还, 发行和偿还都以实物为计算标准。这种“实物债券”发行后取得明显效果,本来计划1950年发行第二期,额度2亿分,但由于国家财政状况已呈现出良好态势,第二期公债没有再发行。

    中央人民政府还加强了对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宏观调控, 按照“节约支出,增加收入、缩小赤字、统一管理,以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的基本精神,采取加强编制管理、加紧物资清查清理、对财政实行统一管理等多项措施改善财政状况。加强编制管理后,精减了大批人员,基本消灭了旧社会“吃空额”的顽疾;物资清查清理工作顺利推进,清查出大批物资,供统一调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困难;对财政经济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国家的税收、财政、金融等资源得到集中,为统一调控财政和经济创造了基础。

    尽管1950年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国家财政面临新的压力,但由于采取了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全国财政经济状况不断好转,1952年实现财政盈余1.87亿元。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标志着新成立的人民政权仅用短短2年时间,就使国家的财政经济状况得到彻底改观,财政收支实现了平衡。

    人民币是一种纸币,按照货币制度的规律,要实现长期稳定,背后必须有大量黄金、白银以及外汇作为支撑。然而,解放之初的现实是,国民党政权溃败前带走了长期以来占有的这些东西,不仅如此, 还通过“金圆券”从民间搜刮走大笔金银和外汇,人民政权在黄金、白银和外汇方面可谓一穷二白,直到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拥有的黄金储备也只有500万盎司,外汇储备仅1.39亿美元,远远满足不了人民币的储备需要。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人民币取得成功,人民币迅速统一了货币市场,受到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发行后一直信用良好、币值稳定。人民币创造的奇迹,来自于人民政权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由于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信用,加上人民政权发展和调控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使社会经济逐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因此即使暂时得不到强大的黄金、白银和外汇支撑,人民币依然保持了坚挺。

    Visits: 15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