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受到更多审视。
  •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城市规划成为热点议题。
  •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治疗遗传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性和改革需求。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关键战略。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全球旅行限制逐步放宽,旅游业开始复苏。
  • 网络安全漏洞频发,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农业科技的进步正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网络文化和心理健康的讨论。
  • 生物技术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随着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 全球健康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自然保护的重视。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科技创新:驱动变革,决胜未来

    科技创新:驱动变革,决胜未来

    0

    本刊记者 杜悦英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变革的引领者。

    320日—22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期间,科技创新作为重点议题之一,吸引了来自全球政、商、学界精英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3 20日举行的经济峰会上,主办方设置了聚焦科技创新的专题讨论会、对话会共四场,主题分别为“全球科技创新:塑造合作和竞争新规则”“未来十年:创新能力与发展韧性”“下一个颠覆性创新”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此外,峰会期间多场关于数字技术、数字治理、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革命与城市化等专题的讨论会,也与科技创新的议题密切相关。

    在大变局时代,深刻把握发展态势,进行创新战略布局,激励多元创新主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全面打造竞争优势,是引领未来的重要着力点。而为了解决全球共同问题、谋求人类共同福祉,科技大国之间进行竞争更实现合作,则应是共有的姿态和行动。

    把握发展大势,布局创新战略

    世界大变局产生的新需求必将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促进创新转型,引发新工业革命,改变人类社会形态,变革创新组织模式,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格局。这样的时代大势下,如何运筹我国的创新战略布局?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他说,下一步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的体系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动能。

    他强调,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根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的繁荣发展。要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发展。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发展绿色经济,要大力推动数字化发展,加强关键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协同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的建设水平,建设数字中国。

    从技术层面看,世界大变局态势下,创新转型将是怎样的图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在论坛发言中做了三方面阐述。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制造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深度融合,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产业形态、生产方式,促进新工业革命,将使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生产过程趋同、跨界融合;个性化定制渐成趋势,消费者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制造过程,乃至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方式将从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生产转变,制造商、供应链的地理格局将发生根本改变。

    此外,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4D打印技术,将推动大批量集中式生产转向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新生产模式; 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将成为前沿和热点;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将引领制造方式的变革。而物联网、服务与制造业的结合,将引发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生物技术将推动形成人、机、物三元融合社会。在人机物智能技术的推动下,通过信息资源使人类社会、虚拟空间、自然空间、机器物理空间实现联通互动、数字双生、虚实交融,从而形成人与自然、人与机器和谐相处的以人为中心的新社会形态。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社会,每个人将成为一个中心节点,个性化服务和创新创业、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可能。

    三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创新研发、设计、制造、管理模式将促进创新组织模式变革,以创新参与主体大众化、创新组织机构开放化、创新链接机制平台化、创新行业领域跨界化为特点。

    具体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参与主体打破了身份限制,创客、用户等非企业主体加入,通过互联网快速集结。创新组织以横向聚合式结构,对接和组织外部知识、技术、人力资源。创新组织、地域、技术、行业边界日益模糊,跨界融合释放乘数效应。另外,全球互联网巨头以及一大批“独角兽”企业均基于平台模式运营,平台成为链接创新资源要素、对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键枢纽,能够重组人、机、物之间的联系,激发网络效应。

    融汇创新要素,凸显创新要义

    大变局时代,下一个颠覆性创新将可能出现在哪些领域备受关注。而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如何激励其创新积极性,有效提升其科技成果转化率,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甚为关键。只有这些要素充分发挥效应,创新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方能真正凸显。

    特斯拉CEO埃隆 马斯克在论坛发言中认为,未来的颠覆性创新将会表现为人工智能、数字医药、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的进步。

    他说,为实现未来世界的愿景,应当调整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模式,将以往教师重复单向讲授的模式转变为线上讲授与线下讨论相结合,这将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体验,而特斯拉未来也希望推动教育领域尤其是机器人编程方面的教育进步,弥补人才缺口。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认为,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循环将是可能的、终极的颠覆性技术。他说,在地球现有能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类社会急需新的能源来保持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和高科技态势,因此基于太阳能的光电效用和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将成为重要的颠覆性技术,为人类提供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能源, 推动实现可持续循环。

    他十分看好利用氢元素发展最清洁、最有效、最长久的太阳能光电制氢技术,表示希望全球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共同努力,经过3050年甚至100年的科技创新完成这一使命,保障地球美好的发展。

    在与马斯克对话时,薛其坤也表示了对高等教育方式进行变革这一观点的认同,认为应当将知识、产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福祉结合起来。他说,要教育学生深刻理解自然社会及其基本规律,并将学到的知识用于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企业创办大学或许是未来趋势之一。他也提到,在发展颠覆性技术的同时也应为技术划定红线,以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论坛期间,多位企业界人士关注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在发言中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约为10%, 相对于西方的40%来讲较低。他认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三个要素,一是充足的研发资金,企业需要有更大意愿将资金投入研发,而不是投入市场竞争环节。国家的研发投入可鼓励企业参与,让企业独立或与科研院所共同承担课题,确立成果市场导向的原则。二是人才层面,建立双向人才流动机制,培养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人才,引导更多对成果转化有促进作用的人才进入企业。三是成果转换建立“你情我愿”的机制,让大学愿意把成果交给企业去转化,企业有收益时则进一步支持大学的科研活动。

    吴晓如还强调,国家层面要更好地为整个科研成果保驾护航,进一步提升侵害知识产权的成本,降低维权成本。其次,帮助企业参与国家的创新规划,创新规划中既有学术技术导向成分,也有市场导向成分。将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国家大的创新体系更好地融合,企业更好地承接未来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形成创新闭环。他还谈到,企业参与国家有关规划的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更高。财税与法律的支持可提升企业科研创新的意愿。此外,科技成果转化目前仍存在政策因素不明朗、一些科研人员不清楚与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的利益与政策风险等问题。

    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在发言中也提到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跨领域人才培养问题。他表示,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市场反哺企业创新。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创新体制机制,明确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的分工与合作,发挥不同创新主体的比较优势,快速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新型创新模式,盘活创新资源,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大企业引进领军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跨领域人才,确保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他还谈到,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有四个关键因素。一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通过有效规模和开放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装备现代化。二是构建开放协同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坚持市场化,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用户, 形成具备中国优势的产业链。三是布局全球创新资源,加强与创新资源优势地区的合作,建立全球性的创新生态。四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基于产业发展和研发需求,同步部署技术链、供应链和产业链, 保证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

    一些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亦十分重视在中国开展创新活动。克诺尔集团首席执行官严睿思(Jan Mrosik)发言时说,技术创新是公司取得成功和未来发展的关键。他介绍,其企业在中国的创新活动有三大特点:一是持续保持生产和技术的高度本地化。二是在中国的业务参与全球创新战略。利用在全球各地建立的研发中心,相互连通,共同合作,提供解决方案。三是与中国的国企长期合作。该公司与中国国有企业合资共建的企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规模不断扩大。严睿思说,未来除了投资,也希望在研发等领域与中方展开合作。

    瓦克化学总裁、首席执行官施拓知(Rudolf Staudigl)在发言中表示,对新型产品、服务保持开放态度,保证有足够的激励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创新产品,对企业创新十分重要。他强调,现阶段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来逐步替代以前使用资源过度浪费的方式。因此,大量研发、创新上的努力和全球各国的有效合作将会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竞争合作共存,解决共同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通过科技合作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需求更为迫切。”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在论坛发言中,对全球科技竞争与未来发展态势做出判断。

    他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科技事业加速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开放合作不断拓展,在提升人民福祉的同时也为世界的科技进步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他强调,中国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和科技创新能力与国际合作开放并不矛盾,二者是统一的。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的产业链不能自主可控,就没有能力服务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就不能服务好14亿民众, 可能还会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好了,我们就有更好的能力来与世界各国开展产业和科技领域的合作。

    他表示,鼓励中国科技人员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国外的同行加强交流与合作。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在尊重对方核心利益与遵守国际共同规范的前提下形成良性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共存的新型关系。

    他强调,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多个领域开展对话交流和深度合作。在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公共卫生等可持续发展领域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推动务实的科技合作;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和积极牵头组织国际的大科学计划工程; 优化保护创新,激励创新制度环境,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制度环境,推动中国成为全球企业创新创业的理想栖息地。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在发言中同样表达了对科技创新领域开放合作的态度。他说,过去这些年全世界的创新领域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二是中国的崛起。中国创新发展最核心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政府确实大力推动改革,而这一市场化方向的改革还在继续。

    对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开放合作如何展开,薛澜举例说,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位居世界前沿,中国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其社会影响。要想办法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合作,建立合理的全球平台来协调人工智能的治理,寻找各国共同的价值基础,同时也承认各国在这方面的差别,共同推进一些基本的准则和规则,保证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为人类造福。

    全球化时代,各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你追我赶,竞争激烈。弘毅投资董事长、总裁赵令欢认为, 科技大国之间一味的“技术战”并不符合科学规律。面对全球普遍性的问题,科技大国之间需要竞争与合作,也就是竞合。竞争具有破坏性,但是管理得当的竞争具有建设性,需要大家一起来制定能够共同接受的规则。 

    Visits: 7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