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成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议题。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使家庭生活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 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医疗、工业和服务业的创新。
  • 人工智能在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服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
  • 数字货币的合法性和监管问题成为金融监管机构的新挑战。
  • 社交媒体的算法透明度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潜力正在被逐渐发掘。
  • 随着5G技术的推广,物联网设备变得更加智能和互联。
  • 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
  • 5G技术的推广将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随着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 网络安全漏洞频发,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保护个人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网络安全威胁的增加迫使企业和个人加强数据保护措施。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个人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企业诊判“三句话”

    企业诊判“三句话”

    0

    陈彩虹,高级经济师,长期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出版有《现代货币论丛》《钱说——货币金融学漫话》《经济学的视界》《世界大转折》等10多部著作、文集。

    有人问,随机选取一家企业, 请在短时间内对其发展趋势是强是弱、是好是坏,甚至是存是亡做个诊判,你会如何去做?我的回答是三句话:五年看治理,十年看人才,三十年看文化。

    虽然说,这个诊判的“三句话”很简单,容易记住,却是经过许多年对大量企业运行观察、梳理和总结分析得出来的。就目前的企业现实来看,它是诊判企业状态简洁、快速和有效之说。

    那么,如何来具体理解这里讲的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又如何来理解这里的治理、人才和文化呢? 还有,这样的诊判,对于企业发展战略、阶段重点和内部治理等重大事项,有何实践的价值? 

    通常情况下,从企业外部诊判一家企业,我们会看企业的发展历史、组织框架、业务种类、人员结构、财务报告以及市场表现等诸多方面,也会对企业不同的发展时段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同类型企业进行比较,或是以行业、区域的龙头进行“对标”研究等,最后,形成一个企业发展趋势的整体判断。这样的诊判当然是有价值的,一些咨询机构就以此为“饭碗”,专门从事这样的工作,为企业走向未来,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不过,这种诊判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研究成本,难以为大量的中小企业使用;而且,这样的诊判,时常内容庞大,面面俱到,难于转化成企业日常治理中人们行为的驱动理念; 特别地,即便是这样的诊判,也需要有某种“概述性”的指导思想, 源自经验简明扼要又带有普遍性的总结不可或缺。正因为此,提纲挈领一类的企业诊判,是具有重大价值的。我们先以时间为序,分三个层面来看这“三句话”。

    第一个层面,五年、十年和三十年,从企业的运行来看,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时间分界,大致可以理解为近期、中期和长期。那么,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一家企业具有决定性的要素是什么呢?我们给出了相对应的治理、人才和文化三个方面。也就是说,从当下看,如果一家企业治理基础厚实,治理构架完备,治理实施有效,它至少在五年之内,会有很好的发展表现;同样,如果一家企业人才充足,激励有方,作用发挥明显,它至少在十年之内,会有很好的成就空间;而如果一家企业的文化先进,契合企业本性,内外和谐有序,它的长期发展就有强大而厚实的保证。在这里,“三句话”可以用来快速地对一家企业运行的前景,做一个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不同的时段,我们分别突出了治理、人才和文化三个不同的重点,这并不意味在重点之外的其他两个方面就不重要, 不需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很明显, 一家企业最强大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建立在这三者都最佳状态基础之上的。讲重点的目的,在于看到不同时段里,最要紧的发展要素,或者说, 看到最基本的要素。如果这个基本的要素都得不到保证,一家企业在这个时段里想要有所作为,是不现实的, 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而且,以时间轴为序,五年发展得不好,就不可能有十年、三十年更好的发展,这里的治理、人才和文化,还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后劲大小的关联问题。概而言之,讲重点在于强调,在于重要程度大,在于基本的特性,但并非不要涉及非重点的其他方面。

    第二个层面,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如果从战略的视角来看, 这是一个发展规划的阶段性区分。一家有规模并有较远目标的企业, 是一定需要战略规划的。如何规划?五年的发展所依赖的核心发展基础或竞争力,在哪里?“三句话”告诉我们,在于治理。十年呢? 在于人才。如果希望企业走得更远,文化就必须成为发展最基本的内在力量。实践中看到,我们许多企业的发展规划,治理、人才和文化要素,是都有涉及的。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还加有更多的要素,如创新、技术、竞争优势等,但少有将这些发展的要素与不同的时段关联来确立重点的。这使得我们不少企业的规划,看起来十分讲究,很有“高大上”或是“大而全”的感觉,实际企业的运行,则与其关系不大,规划最后沦落成了“纸上画、墙上挂”而无实际作用的“漂亮花瓶”。

    第三个层面,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如果从企业治理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治理的行动指南区间。对于企业的治理人员,特别是企业的主要治理者,或治理团队,一般而言,五年、十年和三十年的治理行动,相对应的重点任务分别就是治理到位、人才培育和文化建设。具体来讲,基于人的经济理性,企业的治理者都会对治理任务有轻重缓急的排序,如果治理者治理时限的预期也就是五年,那么,在治理上下更多功夫,而不是以人才和文化方面为工作重点,是正确且有益的战略性行为选择;如果治理时限的预期可以达到十年,人才就是工作的第一要务;同样,如果治理时限的预期将贯穿几近治理者的职业生涯长度, 即三十年,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知再到自觉培植,显然要排列在治理行动的最高位。实践观察来看,秉持有这样行动指南的企业治理者, 大多获得了伟大的成功,他们治理的那些企业也因此青史永载。

    从第三层面对“三句话”的解读,我们可引申出了三条极为重要的结论。

    第一,作为一家期待基业长青的企业,一定要有一支稳定性强的治理团队,其中的主要治理者要有较大的稳定性,至少也必须有五年的时长。否则,企业治理都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准,也就遑论什么长期发展需要的人才和文化,企业未来的辉煌,也就不过是空中楼阁的想象了。

    第二,作为有志于企业治理为人生的人士,当得到了治理机会时, 应当在择定的企业里,做长期治理的打算,自觉主动地将治理、人才和文化结合起来,承担起企业长期发展的职责,尽管在不同的时段里,他可以也必须突出不同的治理重点。完全可以肯定,如此有“审视”的人生,必将在成就一家企业的同时,成就自身的人生价值,达到非凡的人生高度。

    第三,受制于内外各种因素而无法中长期在某家企业工作的治理者,一方面,必须争取在某家企业起码的五年工作长度,这是企业成功者最基础或最低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此期间,应当充分地利用既有的人才优势,以及现存文化中有益于企业治理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大张旗鼓地在人才和文化方面,大刀阔斧,另起炉灶,最后一事无成地离开。人生是由不同时段的经历组成的。虽然说,在一家企业不太成功,并不意味着人生的不成功;但在每家企业连治理都无所成就,人生整体的成功是无法达到的。相反,在每家企业哪怕仅仅是治理得到肯定,组合而来的人生,不一定伟大,但称得上成功。

    现在我们简要地看看治理、人才和文化三个核心因素。我们并不孤立地看待这三者各自的规定,而是将三者统合在一个框架里来理解。治理主要是从短期目标来看的治理体系、运行方式和效率等,大致可以用财务等指标来判别,它无疑是人才的直接基础,因为一个短期看都很差的企业,无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谈不到培养人才;人才则是先进文化的前提,只有一个人才愿意聚集、创造和奉献的企业,才可能积淀出优秀的传统和进取并契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因此,从时间上看,治理、人才和文化反映的是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它们有着从基础到提升的发展关系——治理是人才的基础,人才又是文化的前提。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