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正在改变家庭生活方式。
  •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加大了对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网络文化和心理健康的讨论。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 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
  • 随着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流行,健身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全球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 电子竞技成为全球年轻人中流行的娱乐形式。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商业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太空探索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行业的转型,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引领家庭生活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全球环境政策的重点。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着力点

    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着力点

    0

     

    作者:夏杰长 田 侃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没有农业现代化,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新的视野、新的思路。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业功能日益拓展,农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如何借力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与相关服务要素的融合与互动,挖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安全高效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是紧迫而又重要的议题。

     以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义与路径

     (一)借力现代服务业助推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坚实的现代农业尤为重要。现代农业是一个大农业的概念,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不能仅在“种植业”上下功夫,还要特别关注农业产前、产后问题。农业的产前、产后问题基本上属于服务业范畴。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这些年农业发展实践表明,大力发展服务于农业的服务业,建立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我们这样仍以致力于实现高效、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农业目标的大国来说,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发展多类型的产业融合模式,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建设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体系,通过发展包括农村金融、农业科技、涉农物流、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机租赁等为农服务产业,借力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实现路径

    我国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总体看,既有的农业服务方式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农业服务成本高、有效需求不足,传统农业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水平较低,农户交易成本高、交易风险大;龙头企业由于综合服务体系不足,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自身发展面临瓶颈,无法有效带动农户;而城市专业化服务提供商面对分散的农业服务需求,缺乏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议运用“政府推动、市场牵动、龙头带动”的手段,探索“城市延伸、农村靠拢、专业组织衔接”的农业与城市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一方面通过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普遍服务制度等多方面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城市物流、金融、营销、品牌、渠道、研发、咨询等专业服务业下乡;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创造对城市服务业的需求,吸引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与服务下乡。通过构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使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增加农民收入。其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1)政府推动:以政策措施形成“推力”:积极推动城市服务提供商向农村提供金融、物流、营销、信息、研发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2)市场牵引:通过鼓励农民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购买专业化服务,形成对专业化服务的“拉力”;同时,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通过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使农村能够利用专业化服务,提高专业化服务的效能,扩大服务需求。

    (3)对龙头企业进行积极扶持,促使其健康成长,形成对专业化服务需求的重要载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龙头企业作为城市专业化服务企业和农村的纽带,积极将农业相关服务外置化,以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

    (4)对广大农民及其组成的“专业合作社”“产品协会”提供各方面的帮助,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中的市场主体。

    以现代服务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着力点

    (一)积极发展为农科技服务

    科技服务与农业深度融合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以科技服务支撑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把握以下三个着力点:一是要依托大城市的科研优势,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都市农业建设,建立农业科技联盟,力争在主要农作物超高产新品种培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畜禽、水产高效养殖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预警技术、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技术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二是在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云平台包括智慧农民、农技推广、科技创新支撑、成果转化推广和循环农业多个专项子平台以及“农科教环能”等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智慧农民在线培训系统、基层农技推广综合业务系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业务平台系统等核心业务系统。云平台将通过为专家、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免费发放实名登记的“智农卡”开通智农通服务,打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最后一米,实现移动互联互通,为广大农民和各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及时、全程顾问式的科技信息服务,从而保障提高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到位率,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培养农村科技人才。长期以来,农村缺乏合格的科技从业者的问题较为严重。要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等到农村创新创业。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分红等激励机制,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其合法权益。

    (二)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高效且全覆盖的农业信息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前提。要积极开展智能农业育种、育苗领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开发品牌、绿色有机果蔬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作物的精细化培育和种植。在农业信息推送领域,破除传统的天气预报单一农业信息推送服务内容,利用物联网技术,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从天气预报到病虫害预警、从幼苗培育到施肥选择,从种子遴选到入库检查等覆盖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全方位信息服务内容。利用现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全程闭环式运作,初步建立食品安全领域分级标准,重点突出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包括安全食品检测、绿色食品检测、有机食品检测和功能食品检测四个层面),打造现代农业与食品安全领域的全球标杆与品牌形象,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在应对食品安全,及推动农业现代化与转型升级方面提供可参考与借鉴的示范。在养殖领域,鼓励建设循环牧业示范园,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养羊、养牛、养鸡、养猪的各个流程,实现全程标准化、智能化运行,保证每个环节都可跟踪查询。
        (三)提高农业生产组织服务水平
        农业生产组织服务水平低下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农业生产组织服务水平,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金融部门在信贷规模和利率等方面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优惠和扶持,尤其在原料农产品收购期间,要提供足够的信贷资金来帮助企业度过资金周转的难关。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企业与农户的责、权、利相一致的共同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统一供应良种、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农产品等服务,共同分享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民、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和农业服务组织。以农民创业培训为手段,培育一批新型农民。以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培训指导为手段,培育家庭农场,壮大农民合作社,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社、省市级示范社和五星级合作社。制定扶持政策,逐步完善以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的农户与企业之间利益的共享机制,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协调发展。三是规范扶持中介服务组织。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发展落后是制约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迫在眉睫。要积极培育新型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基地建设、技术和销售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实现农民的小生产与社会的大市场有机对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特别要重视依托农民协会或龙头企业,规范订单农业的运行机制,解决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产品销售。尊重农民意愿是所有工作的前提,要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组建并大力扶持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如“公司+农民”“订单农业”“专业协会”,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运、销售一体化的经营,使农民增产增收。四是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仲裁机构,鼓励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和专业合作社流转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创新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卖难买难”是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一大“顽症”。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创新农产品生产流通体系:一是加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载体建设,重点发展鲜活农产品物流。依托蔬菜批发市场、农产品配送中心、水产大市场、中冷物流配送中心等鲜活产品市场,重点支持蔬菜、水果、肉禽、蛋奶、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支持预冷、保鲜、冷藏、冷冻等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冷链物流标准化,营造公平的冷链物流环境,逐步解决鲜活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二是促进农产品物流集聚发展。打造集农资和农机展示、信息发布、市场交易、融资服务、示范推广、教育培训、配件供应、物流仓储等于一体的“一站式” 综合服务中心,实施配送中心节能减排、采用新能源试点工程,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等电子商务物流业务和绿色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三是积极培育市场流通主体。扶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流通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引导从事蔬菜、水果、花卉、禽畜、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的农民,以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或农业服务协会等形式联合起来。加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力度,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商品展销会、展示会、贸易洽谈会等,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开放环境,提高龙头企业进入大市场的组织带动功能。
        (五)健全农机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实现规模经济,走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该重视这项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组建“上下联通、资源共享”的农机化信息服务网络,开展示范推广、农机作业、技术培训、销售维修、信息咨询和中介等多领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农机化服务机制。二是围绕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积极创建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区),充分发挥试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普及农机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机科技含量,全面提高农机人员业务素质。围绕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对农机大户开展农机化先进技术、经营管理技能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
        (六)推广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
        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实现“按标生产”“凭标流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在完善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方面,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全面开展产地环境监测,全面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瘦肉精”等生产、销售和使用。加强蔬菜、果品、粮油、肉蛋奶、农资、饲料兽药、水产等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检验检测设备,保障检测经费支出,发挥检验检测功能。二是落实和推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对蔬菜、果品等重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全天候检测监测,实行多部门共同监管、联合执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标明产成品的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以推动完善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点为抓手,全面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
        (七)做强做精现代都市休闲农业
        现代都市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典范。发展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破题:一是以观光休闲体验功能为核心,以综合开发为手段,以农业庄园为主要开发模式,集中打造一批集“生产观光功能、农事体验功能、娱乐休闲功能、教育科普功能、农耕文化传播功能、度假养生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体,是目前许多城郊结合带发展现代都市休闲农业的普遍做法,有着广泛的前途。二是借鉴国际产业集群演化与整合趋势,对照农业价值链演化规律,依据产业补链、伸链、优链的需要,形成综合产业链。重点构建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四个层次的产业群:核心产业是指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休闲活动;支持产业是指直接支持休闲农产品的研发、加工、推介和促销的企业群及金融、媒体等企业;配套产业则是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娱乐、培训等等;衍生产业是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通过以上两个途径,强大、精致的现代都市休闲农业一定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城乡一体发展的典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Visits: 1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