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核心议题。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全球零售和供应链管理。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疾病诊断和治疗方式。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在线教育的普及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新的社会需求。
  • 科技创新正在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传统商业模式正面临挑战。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全球零售和供应链管理。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带来了新的希望。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数据隐私成为数字时代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医疗、工业和服务业的创新。
  • 中国接棒G20,推进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中国接棒G20,推进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0

    本刊记者 高妍蕊 姜 巍

    近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第二次协调人会议在广州举行。作为本次G20峰会的东道国,中国正在积极履行责任和义务,努力协调各方立场,为峰会达成有价值的成果凝聚广泛共识。今年的G20杭州峰会将重点关注哪些议题?中国应如何主导议程设置,求解全球增长和治理难题?如何展现“中国智慧”“中国经验”,进一步提升中国全球领导力?为此,《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王鸿刚。

    寄望中国引领和推动G20峰会议题

    今年9月,G20峰会将在杭州召开。中国作为东道国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在王鸿刚看来,今年G20峰会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首次将创新增长作为重点议题,以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为增长点,制定世界经济创新增长的新蓝图;二是各国货币政策协调以及更深层次的全球金融体制改革,核心是IMF份额改革、对绿色金融的倡导等;三是世界经济结构性改革的一般原则和评价指标,这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可观察到底能推进到什么程度;四是多边贸易和投资框架指导原则,推动构建全球投资治理体系;五是观察G20国家如何率先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这些都是事关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中国在此次G20峰会主推的内容。
    屠新泉则强调,关于经济增长,中国的重要任务是打消一些国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忧虑,例如宣布一些重大的市场化改革行动,回应外界对中国改革停顿的质疑。关于贸易投资自由化,要呼吁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关于金融改革,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他货币在IMF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SDR的作用。
    作为G20峰会东道国的中国将扮演何种角色,应该有什么样的呼吁?丁一凡对此表示,中国的表现已经很明确了。世界经济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找到一些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解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他表示,中国在今年G20峰会上仍会强调这个问题,而且应该督促各国在保证增长、结构调整改革方面做出更多承诺,确立一些可衡量的标准,来推进可持续发展,使其得到切实落实,并希望得到成员国的一致推动。
    丁一凡还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国际贸易已经连续几年非常疲弱,其增长一直低于全球经济增长,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因此,要推动国际贸易朝着更加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否则世界经济不能持续回升。他提出,某些国家通过建立一些高标准的贸易集团来排斥他国的做法令人担心,排他性做法不利于全球贸易的回升,不利于重新确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权威。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应该发出更多的声音,讨论如何让国际贸易恢复正常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在G20内部的金砖国家会晤中进一步加深合作,获得金砖国家的支持,以推动问题的解决。
    王鸿刚预计,在此次G20峰会上,中国将通过提思路、讲道理、建机制、拿方案(包括原则和指标)等方式,积极引领和推动相关议题取得进展。

    促进G20与“一带一路”对接,切实改善全球治理

    “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提倡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这与G20意在推动工业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宗旨不谋而合。
    “一带一路”沿线包括65个国家,GDP总量约占世界的1/3,覆盖全球60%多的人口。而G20国家则拥有全球80%的经济份额、80%的贸易和80%的人口。如果能够以某种方法推动这两种机制互相融合,就能更有效地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如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此前在第三届G20智库论坛上公开表示的:“‘一带一路’与G20是‘天作之合’,将‘一带一路’构想纳入G20行动计划必将强力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明显提升沿线国家民生、切实改善全球治理。”
    她说,首先,“一带一路”构想是全球智慧的结晶,其“造福人民”的宗旨与G20“发展经济、减少贫困”的共同信念一脉相承,为“一带一路”构想融入G20运作机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次,“一带一路”构想是G20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是G20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有力保证,由无数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连缀而成经济增长“高原”。此外,政治、安全、经济与法律等各方面的困难阻碍了“一带一路”构想向前发展,也是G20必须面对的挑战。G20关注的重点就是金融监管、改革体制、发展经济。将“一带一路”项目与G20行动计划有机结合,可以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证。

    1
    丁一凡则在接受采访时说,G20是金砖国家非常喜欢的一个平台,金砖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发声,表达自身的立场。他告诉记者,虽然G20是西方国家集团的一种扩大延伸,但金砖国家在G20的合作机制中非常重要,它们带给G20一种新的活力。未来,在G20的整个议程方面,金砖国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代表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立场和利益,还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利益。
    王鸿刚也表示,基础设施投资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提升潜在增长率、促进中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此次G20峰会关于“包容联动发展”的重要利益交汇点。
    此外,中国可以直接同其他G20国家开展各类双、多边合作,共同推动新老开发银行制定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加强全球和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各国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沟通协调。同时,中国可以构建更广阔平台,通过推动G20率先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实现中国、G20、联合国三方的密切配合与良性互动,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形成合力。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