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正在重塑传统办公环境和城市生活。
  • 云计算的普及正在改变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运营模式。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随着技术的进步,远程医疗成为医疗服务的新趋势。
  • 全球范围内的疫苗接种运动正在加速,为控制疫情带来希望。
  •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推广正在成为社会趋势。
  • 电动汽车的普及正在推动传统汽车行业进行转型。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全球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
  • 环保意识的提升促使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可持续产品。
  •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行动。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生产流程。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社交媒体在社会运动和政治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智能家居技术正在使家庭生活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制造业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数字健康应用在健康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随着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从官员“下海”看人才双向流动

    从官员“下海”看人才双向流动

    0

    杨良敏

    这些年,官员离职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集合起来,总被解读为“离职潮”或“下海潮”。
    一旦冠上“潮”字,人们自然会把它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波官员“下海潮”拿来比较,认为前者是响应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号召,打破“铁饭碗”,抢抓市场经济制度初创期的巨大机遇,到市场中去“淘金”,做先富起来的那群聪明、果敢的人;后者则是在市场经济制度比较完善、强调“把权力装进笼子”之后,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身份转换,做追求阳光高薪或者创业致富的精明人。
    其实,理性地看,相比整个公务员队伍来说,离职的比例很低,即便如相关调查统计所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网络上投递简历,希望离开官员队伍的比例呈上升之势,但真正下定决心的还是极少数,谈不上形成“潮”。
    官员“下海”如同晴天雨天、人来人往、上车下车一样稀松平常。潮涨潮落,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只要引力存在,就会循环往复。生长在海边的人对此都不会陌生。至于官员,离开公务员队伍也是其自己的选择,原因各有不同,不愿做、不想做、换个事情做等等,都不足为奇。有人走,就有人来;有人下,就有人上。一个成熟的、运行有序的组织体系,搞好梯队建设,关键时刻能有人顶上去,维持机构的持续运转不会成为问题。
    当然,干部队伍出现这种情况需要认真分析对待。在一些部门或岗位出现集中离职的现象,要注意其背后反映的情绪,即便只是少数,也应看到如果公众把一个现象与 “潮”字挂上钩,就会视为社会变动的一种趋势,解读起来就有些复杂,时褒时贬,甚至过度放大其正负效应,形成非理性预期,难以把握。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及时做到干部补缺,可能会对社会认知形成冲击或负面示范,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踏实干事风气的形成及巩固。
    因此,对社会公众认知进行引导、对干部队伍进行教育,以及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紧迫性形成共识很重要。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没有中断过。近年来,考公务员一度如同挤高考独木桥一样,激烈程度难以比拟。随着社会的价值追求日益多元,“当官”不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只是一种职业分工。应该还原官员的本义,不仅意味着权力,更意味着责任担当。官员也要转变观念,公仆才是公务员真正需要终身扮演的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百姓着想,使之便利、得利才是正途,正如郑板桥诗所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之情最重要,能做到就留在队伍里,留在队伍里就要做到,用好权,管好权。
    官员跳槽到企业任职或者进市场创业,不必反对,也不必阻挠和非议。这些深谙政府运作之道、严密流程管理和对政策法规深刻理解的官员,对于企业来说是难得的人才,他们的加入,会对企业做重大决策和规范运营带来很大帮助。合规合法是企业健康成长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这恰恰是一些民企的短板。补短板,要靠人才。人才的自由流动为企业求贤揽才提供了机遇。“一流人才做企业”在发达国家是普遍现象,我们也要改变“学而优则仕”“一流人才当官”的传统思维,“学而优则商”也值得提倡。把最优秀人才聚集在创新的旗帜下,是我们走上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保证。
    要素的自由流动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公务员到企业任职,是要素流动的一种形式。目前,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到政府任职不多,也可以开放这一通道,让熟悉企业、了解企业需求的企业家,将其优势用到服务企业、规划产业发展上,兴许会给政府注入一股清新空气。同样,农村底层的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是其传统的上升通道,也为城市输入人力资本参与建设。但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只是资源要素的单向流动,形成“虹吸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靠城市反哺,反哺的方式除了产业、资金、技术等要素回流外,人才的回流至关重要。不论是大学毕业生、青壮年劳动力回流,还是官员辞官回乡创业,或者退休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衣锦还乡,都将是农村发展所需关键要素的回流与集聚,对缩小城乡差距、填平信息鸿沟大有裨益。
    此外,国内外人才的双向流动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不凡。国家现代化建设初期,留学人员出去的多回来的少。而今,几十年过去,国家实力增强,吸引这些年富力强、技能加身的人才回国服务,同时带动外国专家来华,既有必要又有可能。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资源,而且要转变观念,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灵活方式,目标就是一个,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建立一个与大国地位相称的人才资源库和配置体系。要彻底从狭隘的框框里跳出来,离职换岗、人来人往等等都不足惊讶,不管在哪个岗位都是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而且要为各类人才创造宽松环境,使之安心、愉快地出力。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