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引起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
  • 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快速发展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途径。
  • 电子商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治疗遗传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全球健康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数字化转型加速了企业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依赖。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数字货币的兴起引发了金融行业的变革。
  •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加大了对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 远程医疗的普及使得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全球旅行限制逐步放宽,旅游业开始复苏。
  •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 数字货币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体系的运作方式。
  •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受到更多审视。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大数据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个人和企业都在加强数据保护措施。
  • 环保意识的提升促使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可持续产品。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挑战。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个人数据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科技资源与企业协同创新的“佛山模式”

    科技资源与企业协同创新的“佛山模式”

    0

    阙志兴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广东省的核心战略。在此过程中怎样加快补齐“科技资源不足”短板,整合创新要素资源,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推动创新型产业和创新型经济发展,是一个战略“落地”的重要命题。我们调研发现,中国科学院和佛山市政府共建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简称中科院佛山中心),以服务提升佛山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整合集聚中科院技术、成果、项目和人才等创新资源,促进合作、搭建平台、优化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佛山企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其做法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做法:创新资源优势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紧密结合,以“市场化运营+平台建设”推动协同创新发展

    中科院佛山中心于2009年7月院、市双方签署《共建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协议》后开始实质运作。双方按约定组织工作团队并紧紧围绕中科院的创新资源优势和佛山市的企业和产业所需,突出重点、找准落点、创新运作。2013年7月,双方在中科院佛山中心的基础上,合作共建“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实现了院、市合作的实体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抓住“痛点”:科技供给和地方需求的契合
    佛山市作为传统工业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希望较快获得高新技术、高水平人才及相关服务,但“很不容易”;而中科院作为中国具有强大实力和优势的科研机构,怎样能把自身科研成果、高新技术加速转移转化与产业化,克服科研和经济发展“两张皮”,也令中科院领导“很是头痛”。正是双方的“痛点”,成为中科院与佛山市政府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合作协议签订后,中科院领导组织协调中科院系统运营人才进驻佛山开展工作。
    佛山院市合作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打基础阶段,工作任务是服务为主,点面结合,重点围绕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在各区建立专业中心和平台,提供多方面科技服务,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巩固和发展阶段,任务是转化为主,建立实体化研究院,重点引进产业化创新团队,实现“补链、强链和建链”,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带动下游产业发展。三是全面提升合作阶段,任务是应用牵引,组织集成,着力打造工程化团队和建设科技产业园区,打通和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径和机制,推动实现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
    可见,中科院科技资源优势与佛山市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对科技急切的需求高度契合,促成了院市合作的全面展开。
    (二)突出重点:聚焦五大领域发力
    中科院佛山中心紧紧围绕双方的优势,聚焦五大核心领域,即:机械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与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明确工作定位和着力点是:引进产业化创新团队;促进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集成;展示与技术转移转化;建设与运营创新平台和载体;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几年来,这五大核心领域的创新载体和产业化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和产业技术人才培养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方面:佛山市南海中国科学院中医药生物科技产业中心是佛山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该产业中心总规划占地面积约6000亩,依托中科院相关院所的人才、技术、项目和资源优势,为培育佛山的生物医药产业提供硬件和软件服务。目前项目总数达到39个,90%的项目进展顺利,10个项目进行产业化。该中心将打造成涵盖研发、孵化、中试、制造、服务、商贸、流通、体验等环节的全产业链,致力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及健康产业基地,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列入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等。2015年10月,又一创新载体——广东省创新转化生物产业园正式奠基,该产业园面积约1000亩,定位为国际生物产业中心、国际生物与金融产业交易中心,将打造国家生物产业的“转化—创造—交易”中心,汇聚创新研发、高端制造、商务服务于一体,计划引入50家生物产业高新企业,3—5年内基本建成。
    在重点创新团队引进方面:已引进的团队15个,其中12个已完成公司注册运作。已申请专利40个,其中发明专利34个、申请软件著作权7个。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5个,其中完成首期扶持资金拨付2个(830.5万元)。已安排6个生物医药团队固定研发场地1.5万㎡,其他团队过渡场地2000㎡。其中,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毕利军研究员团队,依托中科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中科院非编码核酸重点实验室和广东体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佛山新城注册资金4000万元,主要从事结核杆菌系列生物芯片、结核病检测和治疗抗体、结核病系列候选疫苗、国际先进水平的药物研究平台的研发建设工作,已完成GMP厂房建设及仪器的设计组装、申请1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项)获批6项,在研项目15个。已与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武汉病毒所、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单位建立多个创新技术合作平台,建立上海交大——体必康结核病系统生物学联合实验室、院士工作站。
    在培养创新创业和产业化人才方面:引入德国史太白创新创业学院成熟的技术转移和二元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国内外科技、人才、政府、产业、金融优势资源,利用区域内现有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合作企业、金融机构等合作基础和资源,正在致力打造“佛山中科史太白创新创业学院”,以创新的合作模式和分类人才培养思路服务和支撑良性产业生态的发展。
    正是这一个个创新团队的进入和重大创新载体建成,加上一批批人才通过引进、培养不断成长,为佛山市产业发展奠定了科技和人才基础,推动五大核心领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找准落点:企业和产业“双轮”推动
    一是落到企业主体。中科院佛山中心在工作中准确定位,精准发力,大力推进科技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促使创新落到企业。在推动广顺集团与中科院专业所进行合作上,成功育成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盈华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两家高科技企业。其中,广顺新能源公司是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家团队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顺电器共同组建的专业研究与生产燃料电池专用流体机械高科技企业,通过合作组建了多个技术工程中心,共建了广东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基地,其中《面向产业化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整合了包括衣宝廉院士在内的国内燃料电池专家,代表了目前国内燃料电池领域顶尖水平,该团队已完成多项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目前正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动力电池和车辆检测试验等关键技术方向的深入研发。又如,推动广东天安新材与中科院化学所、上海有机所、长春应化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多项核心技术,研发的高端环保装饰材料已应用到汽车内饰、家居装饰、船舶、电梯等多个领域,并已进入本田、丰田等国内外大型汽车生产商的供应体系,打破了外企的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
    二是落到产业引领。中科院佛山中心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兴产业为己任,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围绕资金链配置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配置市场链。如围绕佛山传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佛山陶瓷2025”行动,从产业的原料检测、磨料制粉、制砖、烧结、自动包装、存储物流等各个环节,分别引入中科院的原子能所、广化所、沈自所等专业中心、研究所参与和提供服务,从设计、材料、工艺和装备等进行配套,同时引入有关市场主体进行合作并按市场化运作,较好发挥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佛山高新区,依托佛山原有的陶瓷、机器制造等传统产业,推动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大力开展智能化成套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机器人产业,体现了“产业+科技”的创新成果,明显地打上了“佛山智造”的烙印。近期,中科院佛山中心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国际合作的新探索:整合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地方政府等各方优势资源,合作共建“国际技术创新合作中心”,以全球视野谋划、有效对接和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正是中科院佛山中心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方向,整合各种创新资源,以产业链配置创新链,推动科技合作的市场化、国际化,使企业和产业真正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双轮”,支撑与引领了区域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运作亮点:市场化运营+平台建设
    在管理体制上,中科院佛山中心作为中科院非法人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理事长由中科院和佛山市领导担任,成员包括中科院和佛山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中科院属研究所的代表。理事会对中科院佛山中心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这样的组织构架,既体现了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的联合,也确保了工作决策和服务的效率。其中,在经费管理方面,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年度经费,对其管理充分自主,因而激发了团队管理创新和工作创新。
    在运行机制上,由中科院佛山中心协调中科院各专业中心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营”运行。具体如下:政府投入启动和引导资金,推动和帮助中科院的研究所进入佛山,与佛山市区、镇、企业开展合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到原始合作中来,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和利益主体——鼓励各专业中心进行市场化运作,由地方政府、中科院共同扶持三年。按照“快速启动、重点推进、跨越发展”的思路建设,根据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和完善。在组织架构上,采用“1+7+N”的结构,即一个代表中国科学院与佛山的合作协调机构(中科院佛山中心),七个专业中心,若干个研究所参与。七个专业中心立足于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合作一个,成功一个;启动快、先支持,发展好、多支持。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为了达到育成产业创新技术、育成可商品化的新产品、育成高新技术企业及育成一批高素质的科技队伍的目标,中科院佛山中心围绕佛山市重点建设的特色产业基地的科技发展需求,联合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中科院属研究所与佛山市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共建,于2015年12月成立广东中科新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其核心业务是技术转移转化,孵化、育成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企业合作形式包括技术许可、转让,技术委托开发、联合开发,技术入股。中科新孵公司的创立,标志着一个集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资源,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市场化运作的创新平台逐步形成。
    综上,正是中科院佛山中心聚焦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产业,抓住科技转化与产业发展的“痛点”,把创新落到服务企业和引领产业上,创新体制机制和平台建设,开创了中科院系统院地合作的多个“第一”和创新做法,也成就了中科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佛山模式”,为推动佛山创新型经济发展发挥出重大作用,取得了累累硕果:合作近7年来,累计育成企业83家;形成新产品超过1000项,近百个合作项目已实现规模产业化,带动产值超500亿元;建立专业分中心7个,孵化和培育建成省级和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7个;为佛山引入中科院创新团队89个,总人数671人,其中引进院士8人、“千人计划”5人、“百人计划”15人,副研究员及以上187人,博士学位的266人;获得的工作奖项包括,201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2年科技部授予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0-2013连续四年被中科院评为院地合作二等奖,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201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管理贡献奖)等。

    启示:创新发展理念和举措,政研金企形成良性互动

    中科院佛山中心的做法,为加强地方政府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了许多借鉴,特别对充分利用优质科技资源推动创新型产业和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启示之一:制度创新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制度创新作为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之一,只有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创新理念自觉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微观主体的潜力,发挥出对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作用。
    要以创新谋划和更高标准实现创新引领。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制度建设要推陈出新,着眼于中长期和全局发展后劲的谋划,如抓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各专项规划的谋划和落实,制定出台有利于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政策,重视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按市场导向优化配置。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部署下,建议就建立深圳—东莞—广州—佛山创新产业走廊、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智慧型经济进行统筹研究,制定专项规划,设立创新经济示范区,使这成为引领广东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在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加强对标国际标准,并在某些优势领域(行业)提高标准,建立完善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创新引领产业和行业创新。
    要创新科技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各级科协、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其中也有不少如中科院佛山中心一样市场化运作的。这些组织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在科技创新、在“双创”深入开展中提供更到位服务、增强平台支撑能力,也需要加强制度创新。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亟须调动和激发积极性,创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服务学术活动机制、普及科技文化机制等,建立健全相关服务平台,为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
    启示之二:路径创新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思路。中科院佛山中心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业和传统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做法,走出了一条科技和经济协调创新之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特别重视路径创新。
    要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各地应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明确本地以及产业、企业的优势、劣势,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企业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新一轮技术改造。要着力抓好以工业制造为主的产业园区的升级改造,引入更多的创新资源,整合集聚有关创新要素,特别要抓紧抓好珠三角地市中村级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和改造,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淘汰落后产能,提质增效,提高管理水平。
    要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等新业态。佛山陶瓷业通过中科院有关院所等众多创新资源的导入创新平台的参与、孵化、培育,“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正成为推动“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同时也成就了众多新产业、新业态。广东省广州、东莞、珠海、中山、江门等传统制造业占比较大的地区、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合作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研发机构等,形成“产业+科技”的新产业;通过参与实施“创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行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大学+一流科研院所机构”的新业态;通过把传统的工业厂房、星级酒店改造升级,将库存商品房改造为商务居住复合式地产、电商用房等,发展形成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以创新路径促成和发展新业态。
    启示之三:科技创新是企业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企业和各种创新要素被充分激活,科技创新就能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要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主体。建议总结推广中科院佛山中心以合作促企业科技创新的做法。鼓励省级科研院所创新体制机制服务企业,鼓励各类企业与各级科研院所合作,鼓励有科研能力和基础的企业自主研发能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引导企业参与到技术的原始合作中去,以“掌握核心科技”提升话语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并加大研发投入。在传统制造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实施“机器代人”行动,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不断提升智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
    要强化企业利益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的创新和创造发明,重视企业的商标、专利技术,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坚决打击剽窃、偷袭等行为。尊重企业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中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重奖企业科技成果,加大宣传和推广科技创新、企业原始创新成果、典型案例,推动形成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营造企业自主创新、想创新、敢创新的法治环境。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引导扶持,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启示之四:融合创新是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佛山市不仅在院地合作中形成了中科院佛山中心的“佛山模式”,而且在多个产业、各个区、镇进行了整合、融合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平台。跨界发展、融合创新将成为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协调优化“产业+科技+互联网+金融资本”融合创新。借鉴中科院佛山中心“政、产、学、研、用”平台模式,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动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中,要协调推进企业开展“互联网+”应用,推动传统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及互联网企业跨界创新,大力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模式。传统工业重镇、重点工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要重视“产业+互联网”创新,加强与金融企业、金融资本的融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持之以恒做好整合、融合,以“工匠精神”提升制造业质量,不断提高这类镇、区的美誉度和经济效益。
    要推进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合创新。立足地方需求进行科研和技术的精准供给,是推进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部署要求,立足地方产业开展科技研发,鼓励和支持相关大学(学院)、省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加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和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培训和输送科研人才,孵化和培育创新型企业等,特别要加大力度培养创业创新和产业技术人才,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更加有效和强大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