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 朱玉洁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由来已久,历朝历代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表面上看,俸禄是各级官员的唯一收入来源,然而很多时期,官员的俸禄不但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甚至都无法满足基本生活保障。日子过不下去,就要想办法,谋取灰色收入,最终遭殃的还是普通老百姓。统治者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其中高薪养廉制度最为典型。然而,任何一种改革手段都没有坚持到最后,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俸禄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所谓俸禄,就是官员的工资,或者说是薪水。战国之前,俸禄制度还没有出现。因为当时是贵族社会,士大夫阶层都是采取世袭制,没有后世意义上的官员。周朝时期施行分封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当时交通条件、经济发展都非常落后,周天子无力进行全国统一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规划,只能采取分封制。正是因为分封制的存在,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私人领地,被称为“食邑”。他们在自己的领土上具有一定的政治统治力,并且代代世袭,领土内的一切资源除进贡之外都由他们自由支配。所以,这些个诸侯或者卿大夫不存在什么薪水。这种体制,也可以被称为“世卿世禄制”。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君主专制制度开始萌芽。新兴的君主为了维护王者的权威,将原有的“世卿世禄制”逐渐发展为君主任命制。国君们根据臣下的功绩来封官授爵,根据爵位来规定臣下的薪水。最典型的就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改革家商鞅认为:“行赏而兵强者,爵禄之谓也。爵禄者,兵之实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军队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爵位和俸禄这种物质诱惑和赏赐,才能使百姓为你拼命。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百石之官。”这表明爵位与俸禄是和砍杀敌人脑袋的数量相关联的,我们常常听说的“首级”二字,就是这么来的。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王朝,也是一个全面实行俸禄制的王朝。根据《中国俸禄制度史》的统计,五十石之官所得俸禄为小米1712.5公斤,约可供5口之家一年口粮,而一个千石的官吏每年可得小米34250公斤,所得俸禄已经可以满足相当富裕奢华的生活了。
西汉创立之初的俸禄制度基本沿袭秦制,各级官员也是以轶石等级来确定的,俸禄的内容也基本承袭秦制,以粟(小米,中国古称“稷”)为主。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官吏的俸禄以钱币而不是以谷物的形式付给,也就是说实现了货币化。据《汉书》记载,汉元帝时,谏大夫为八百石,月俸九千二百钱,光禄大夫为两千石,一万两千钱。据汉简记载,汉代一斤(一汉斤约为250克)肉大概6钱或者7钱。总体来说,西汉官吏的俸禄钱数量充分体现出了高级官员、中级官员和官与吏的层次分别。丞相作为最高官员,月俸是高级官员中两千石的两倍,是中低级官员中六百石的二十倍,是低级小吏的100-600倍。很明显,低级官吏的收入与高级官员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王莽执政时期,一共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结果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造成了市场的严重混乱,老百姓苦不堪言,官员的收入也急剧下降。王莽甚至自称:“国用不足,民人骚动,一度自公卿以下,一月之俸禄只有麻布两匹”。东汉初年,俸禄制度基本沿用西汉时期实行的制度。据《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所定的俸禄在发放时采取“钱谷各半”,就是说发一部分钱,发一部分谷物。此后,东汉时期基本一直采用这一俸禄制度。到东汉末期,由于战乱、灾荒和政治动乱等种种原因,官员俸禄大大削减,甚至一度停发俸禄。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先后出现过数十个政权。其俸禄制度虽然不尽相同,但总体呈现出四个基本特征。第一,俸禄等级划分从轶石向品级变化。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设立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将官吏划分为从一品到九品的九个等级。两晋和南朝,基本沿用这一制度,并将官品级与轶石混合使用。北魏中期以后,又将九品各添置上下级,并完全采用官品级的高低来制定俸禄的标准。第二,俸禄内容复杂多样而以实物为主。由于这一时期商业货币经济趋于萎缩,布帛或谷物往往取代货币成为一种支付的手段。第三,一些政权经历了无俸禄到建立俸禄制度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朝各时期,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些政权起初基本都是无俸禄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我们知道,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基本都是以战争掠夺为生,他们不明白什么是俸禄。所以说只有能获得战利品的武官才能顺利地获得生活来源。大部分文职官员只能靠贪污受贿来获取收入。到孝文帝时,推行汉化改革,才开始有了俸禄制度。第四,由于战争需要,多次削减百官俸禄。
唐代的俸禄水平在中国历史上相对较高。唐代前期,俸禄制度一方面沿袭前代,另一方面有新的变化。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由于政局不稳,国家财政困难,造成了这一时期俸禄总体上的混乱。不过总体来说,唐代建立起了体系完备、内容复杂的俸禄制度。唐代官员的收入主要有三大类:职田(朝廷拨给官员一些田地,官员可以获得这块田地上种植的粮食)、俸钱(包括食料、杂给等钱,也成俸料钱)和赏赐。从唐代的俸禄制度来看,统治者是有明显的“高薪养廉”思路的。此外,唐代还按照级别,批给官员数量不等的“公廨田”,交由农民耕种,田地的租金归官员们作为办公费用。唐代还实行了公务用车制度,官员的差旅福利,甚至还有退休金(在职工资的一半)。所以说,唐代的俸禄制度不仅属于厚禄制,而且非常有人性化的特点。
两宋俸禄制度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北宋前期。这一时期俸禄制度基本沿袭五代的旧制,官员依照品级的高低收获俸禄。由于刚刚从战乱中复苏,这一阶段普遍官俸较低。第二阶段是宋仁宗时期,确立起以本官(相当于唐代时期的三省六部的等职事官)为主的41等禄制。第三阶段为宋神宗元丰以后。这一时期官名、官署、官员职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有的合并有的改废。随即官员的俸禄变成了以俸料为主,职田为辅。从宋高宗开始的南宋时期,基本采用这一俸禄制度。
元代俸禄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蒙古国时期到元朝建立初期。这一阶段和北魏很相似,以战争起家的元朝,没有建立自己的俸禄制度。大臣们主要靠长期的战争掠夺来获取生活来源。第二阶段是元世祖及其之后,忽必烈建立了俸禄制度。但元代的俸禄体系很不完善,不合理之处甚多。往往俸禄的发放数量与经济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而且总体来说,元代也属于薄俸制,且往往有随意性。
明代的俸禄制度是出了名的“薄俸制”。一方面受元代俸禄微薄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朱元璋的执政思路。朱元璋对待“皇亲国戚”恩爱有加,他给予皇室宗亲的俸禄异常丰厚,每年的俸禄总体支出中,这部分俸禄占绝大多数。然而,朱元璋对待官员们是非常刻薄的。比如,取消了从唐代开始的职田制,大大降低了禄米的数量,甚至取消了官员的退休金。最终导致很多官员难以养家糊口。
清代的俸禄发放,基本沿用明代的制度,属于薄俸制。就发放的形态来看,主要以支银为主,支米为辅。到晚晴时期,俸禄制度有些变化。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以及太平天国起义之后,随着湘军、淮军、练军、海军、陆军等的陆续出现,俸禄制度也随着军制的变化而变化。
古代官场腐败的诱因
我们在读史的时候总会发现,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能找到腐败的影子,腐败往往是诱导其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统治者们通常是能察觉到腐败现象的,而且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采取过形形色色的,甚至是“别出心裁”的反腐方式。有的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的却仅仅是隔靴搔痒。但是不管怎么说,最终都没有起到真正的反腐效果。这是因为统治者们仅仅看到了腐败事件本身,而没有注意到造成腐败的根本原因——薄俸制。虽然薄俸制不是导致腐败的唯一原因,但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纵使道德水平再高,也要先满足基本需求,才能去考虑其他的事情。一个官员如果不能过上与自己的地位相符合的生活,他的收入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工作需要,那么他极有可能另辟渠道,获得灰色收入,这就是诱发腐败的最直接原因。
通过对我国古代各时期俸禄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朝代普遍采取“薄俸制”的俸禄发放方式。“薄俸制”有两种概念的描述。一种是普遍的,从高级官员到下级官吏的薄俸制。另一种是中高级官员和基层官员的两极分化。即中高级官员收入很多,基层官吏收入异常低。下文我们以汉代、宋代和清代来进行讨论。
西汉时期就是典型的官员收入“两极分化”。中高级官员收入非常丰厚,而低级官员,以及下层胥吏的收入不高。前文我们进行过描述,最高官员丞相的月俸是高级官员中两千石的两倍,是中低级官员中六百石的二十倍,是低级小吏的100-600倍。“百石”级的小吏,其年收入仅仅与一般农户的年收入差不多。平均来看,官吏整体月收入只有1389钱。因为高级官员数量较基层官吏数量非常之少。从官员职能来讲,底层胥吏的地位虽然很低,但是某种程度上讲,胥吏的权力甚至比官员还要大。他们负责管理文件档案,协助上级处理日常事务。一般而言,底层胥吏常年工作在一个地方,所以也非常熟悉复杂的政府和法律条文。此外,胥吏还常常具体负责收取赋税和征发徭役等任务。由此可见,胥吏手中的实权是相当大的。既然基本工资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他们就要想办法谋求灰色收入,那么一系列的问题就来了:剥削百姓,玩弄司法,欺上瞒下,最终导致治理混乱。
宋代总是给人留下官员生活安逸,知识分子天堂这样的印象,再加上很多政治人物的文学作品总是透露出某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另外,还有人统计说宋代GDP占当时全世界的80%(也有说是60%的,不过具体的数字没有达成一致,仅仅是一种参考)。以上种种似乎显示出宋代人民的幸福生活。事实上,宋代俸禄制度的弊端和汉代有些相像,就是中高级官员的收入确实较高,而低级官员的收入却非常低,甚至有些底层胥吏是没有俸禄的。总体来说,五品以上的官员收入很高,五品以下的官员特别是州县官员及其下属官员,其收入仅仅能满足生活需要,如果家中人口较多就有困难了。而且,一旦遇到国家财政经费不足时,朝廷首先想到的就是克扣这一部分官员的工资。我们知道,宋代的基本治国方针是崇文抑武,所以建立了庞大的文官体系,这里面基层的低级官员占全体官员队伍的五分之四之多。因此,这样看上去宋代也是典型的薄俸制。结果造成了两种严重的后果,其一是底层官员的缺员,没有人愿意做基层公务员了。其二是出现了低级官员的贪污现象。羊毛出在羊身上,贪污就一定伴随着压榨老百姓,所以说宋代的人民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幸福。
清代的俸禄制度是另外一种典型——整体薄俸制。无论是高级官员还是低级官员,工资都少得可怜。清代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官员)的收入为年薪155两白银,而他们的实际支出要高达大约8000两到20000两之间。读者可能会认为这难道是巡抚奢侈的生活享受吗?其实不然,这仅仅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支出而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花费呢?我们来看看清代官员的各项支出。第一是基本生活开支,清代的官员没有公务用车、没有差旅费、没有伙食补助、没有公费医疗,甚至官服都是自己掏腰包。第二是社交开支,清代官员需要应酬的地方很多,这是一笔较大的支出。第三是给自己府内的工作人员发工资。清代时候,幕府制度比较完善,各级官员都有自己的幕僚,比如师爷等角色。然而,这些工作人员的工资全部都要由官员自己来负担,因为从“编制”的角度来讲,只有官员自身是国家正式的在编人员,国家并不给他们配备下属。简单地说,如果是一个巡抚,他的政府办公厅各内设机构的管理人员都是自己花钱雇的。另外,还有车夫、厨师、保安等人员的工资都要自己来负责。因此,清代官员不想办法搞灰色收入的话,工作就没法正常进行。
高薪养廉制度的成败
俸禄制度的缺陷,有些统治者是深刻意识到了的。他们也懂得“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因此他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贪腐的问题。有一种做法被大多数想改变现状的统治者所利用,这就是高薪养廉制度。高薪养廉,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发放高薪水的方法,来保证官员们自身的廉洁。历史上汉代、唐代、宋代、清代都采取过不同程度的高薪养廉政策,其中核心思想大同小异,笔者认为其中最经典的当属清代的“养廉银”制度,本文重点对其进行探讨。
清代高薪养廉制度是在雍正年间确立的。在这里我们简单讨论一下雍正皇帝。笔者一直认为,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虽其得位饱受争议,但即位后一直保持一种实干家的姿态。有人批评雍正为人刻薄,即位后还大肆排除异己,然而,这不过是为了巩固政权的一种被迫手段,不能作为评价一个政治人物,尤其是一个君王的理由。历史上将清代经济繁荣的时期称为“康乾盛世”或者“康雍乾盛世”,重点总是突出康熙和乾隆,往往忽略了雍正的功绩。然而,我们不可否认,雍正短短在位十三年所创造的价值,是清代很多帝王都无法比拟的,其中就包括“养廉银”制度的确立。
纵观康熙的执政理念,“宽仁”是其核心思想。康熙一直认为,靠道德约束可以限制官员贪腐的滋生。到康熙晚年,朝廷出现了大量的财政亏空。雍正即位以后首先面对这一棘手问题。财政亏空的主要原因是各级官员将上交中央财政的银两挪用了。雍正面临的另外一个棘手问题是官场的贪污腐败,而且当时买卖官位似乎成了常态,已经快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了。这两个问题,说到底都是由薄俸制造成的。雍正历来有洞察下情的特点,他敏锐地找到了问题所在,开始了雷厉风行的俸禄制度改革。
说起“养廉银”制度,就会涉及“陋规”和“火耗”,我们先对这两个词进行一个简单的描述。所谓陋规,就是古代官场一种不正当的潜规则,主要表现在与国家正式税收相区别的不正当的收费常规。通俗地讲,就是指一切乱收费现象。所谓火耗(也叫耗羡),就是说从老百姓手里收来的散碎银子,熔铸成银锭上交国库,在熔铸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损耗,被称为“火耗”。另外还有在运送税粮过程中,路上的一些损耗,叫做“鼠鸟耗”。无论是哪种“耗”,全部都由老百姓来承担,显然这些“耗”是乱收费现象,因此属于陋规。可不能小瞧这些陋规,官员的灰色收入基本靠这些,对老百姓来说可谓是苦不堪言。
那么“养廉银”与“火耗”有什么关系呢?有人向雍正建议,采取“火耗归公”的做法,就是把火耗由“陋规”,变为了公开征收,并用来弥补财政亏空和官员的生活补贴。这么做有四个好处。第一是可以减低老百姓的负担。之前火耗都是私下征收,收来的钱很多都进入了官员的私囊,所以各地的征收率非常高。若将其公开透明,钱粮不会进入官员的私人口袋,那么就可以相应大大降低征收率。第二是征收费用的一部分可以用来弥补各地财政的亏空。第三是地方建设的开支有了着落。比如地方道路交通、桥梁、教育等公益性事业,都可以从火耗的征收中支出。第四是剩余的火耗可以作为官员的补贴来达到“养廉”的作用。官员们不需要再通过贪污受贿就能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这极大地改善了吏治。雍正采纳了这个建议,至于如何推行,他想到了一个比较现代化的方式——先行试点。雍正批准了两个“火耗归公”和“养廉银”改革先行试点省份,一个是山西省,另一个是河南省。
试点省份的成效非常不错,雍正打算面向全国进行推广。不料遇到了阻力,朝中很多大臣明确表示反对。他们的理由是,这违背“祖制”,违反了康熙皇帝“永不加赋”的政治理念。不过,雍正最终力排众议,坚持改革。不久之后,各地改革的情况通报上来,结果是改革很成功,效果非常好。首先,老百姓的负担确实是减轻了,因为避免了乱收多收。其次,各地亏空状况得到极大缓解,地方各项公共事业顺利开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贪腐得到了有效遏制,官员的收入不但获得了增加,而且收入公开化、透明化、制度化。雍正按照官员的级别,给全国及地方官制定了不同的养廉银(以年为单位)标准。我们来看一组数字,总督每年两万两左右,巡抚一万五千两左右,布政使一万两左右,按察使八千两左右,道府五千两左右,州县一到二千两。总体来说,数额都超过了他们各自俸银的数倍、数十倍乃至100多倍。所以,在雍正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清代的吏治一度焕然一新,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果雍正的高薪养廉思路能继续完善,形成稳固的俸禄制度,设立相关的组织协调机构,并完善监管措施,相信能在后世发挥更好的作用。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历史没有给雍正更多的时间,其在位仅仅十三年。继任者乾隆即位以后,没有继续贯彻和落实雍正的高薪养廉思路,虽然没有废止火耗归公的方式,但是却将养廉银的配给数额形成定制。乾隆及以后时期经历了一波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很多,但是由于养廉银配给的固定化,造成了官员生活再一次入不敷出。为了生计,官员们再一次摸索新的办法,新的陋规重新出现,贪腐之风再次横行。后面我们都知道,清政府的统治一代不如一代,最终走向衰亡。
其实,中国古代贪腐成风的原因不仅仅是薄俸制。俸禄改革没有成功也不仅仅是没有实行高薪养廉,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僚体系的不合理发展。从秦汉以后,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不断地扩大官僚队伍,因为官员的权力越分散,对于统治者来说就越好控制,不至于出现威胁皇权的局面。在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官员数量的急剧膨胀导致国家财政压力不断提升。由此可见,低薪也是当权者迫不得已的举措。所以,若想真正解决贪腐的问题,或许应该将官僚体制改革和俸禄制度改革双管齐下。当然,在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社会条件下,完全靠统治者个人意志力来进行的改革是很难推行下去的。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
Visits: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