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和娱乐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制造业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数字化转型加速了企业对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依赖。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诊断和机器人手术,正在改变治疗方式。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加大了对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 随着环保材料和可持续生产方式的推广,绿色经济正在兴起。
  • 环保意识的提升促使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可持续产品。
  •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和部署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远程医疗的普及使得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 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正在改变生产流程。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正在重塑传统的工作场所和通勤文化。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在数字化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 明初重典治吏的经济原因

    明初重典治吏的经济原因

    0

    陈忠海

    《周礼》说“刑新国,用轻典”,一个新王朝初建阶段的统治往往较为缓和,以便融合纷争、休养生息,但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却一反常态,推出了一系列强化吏治的措施,有些措施被认为过于严苛甚至残酷,这种“重典治吏”的做法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盛年而逝”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里“大哉乾元,万元资始”之意将正在崛起的东方帝国改国号为“大元”,元朝正式建立,在13世纪结束前元朝取得令人称奇的军事成就,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晚唐以来分裂的局面。
    元朝最强盛时,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为历代王朝之首。然而,元朝建国不到100年就灭亡了,有人觉得惋惜,称其“盛年而逝”,是说它还远没到残旧老化的程度,按照初始的发展轨迹,元朝理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创造出另一个强汉或盛唐。
    分析元朝“早逝”的原因,有人认为最重要的一条是它没能处理好民族矛盾。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在民族融合方面做得很不够,比如它把全国的人口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汉人、南人在政治、经济上被歧视和加重剥削,不能担任重要官职,就连各衙署的副职也规定尽量由色目人担任,汉人甚至不能打猎、习武,这当然会引起占全国人口中大多数汉人和南人的不满,最终通过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统治。
    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全面,类似“四等人制”的政治制度固然存在并贯穿元朝始终,但至少从元朝中期开始情况就已经发生了改变,元朝的统治者其实也意识到了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持久,所以进行着悄悄的变革,大批汉人进入元朝统治集团。据《元典章》载,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在京的官员人数为506人,其中汉人351人,占69%;外任官员人数为15895人,其中汉人12436人,占90%。这里统计的还只是“高级干部”,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属员、胥吏中汉人所占比例更高,“四等人制”其实已经流于形式。
    元朝中期以后,民族矛盾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元朝的灭亡或许仍与此有一定关系,却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财政崩溃

    那么,引发元朝“早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可以作多维度剖析,其中至少有3个方面不容忽视:一是元朝政府异常困难的财政状况,二是元朝百姓十分沉重的税收负担,三是令人瞠目的通货膨胀,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
    元朝建立后不久财政就出了问题,元世宗至元二十年(1283)“不足者余百万锭”,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不到300万锭,赤字却达到了100万锭,这还是忽必烈在位时期。从元初到元成宗大德年间状况都是如此,每年收入保持在300万锭上下,支出却在400万锭左右。到元武宗继位时情况进一步恶化,财政收入为280万锭,赤字却高达240万锭。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朝廷收入增加到了400万锭,而支出却高达2000万锭,财政赤字是收入的400%!
    解决这些财政赤字,元朝政府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加重税赋,二是滥发纸币。在税收方面,元初规定每户征粟2石作为丁税,后来以“军食不足”为由增加到4石,翻了一番。除丁税外还有地税,“上田每亩三升,中田二升半,下田二升”,水田则“每亩五升”。江南本来只收秋税,后又增加夏税。除这些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外,还有其他数十种“杂税”,不仅名目繁多而且标准一再提高,从元朝中期到元末,70年里盐税增加了20倍,茶税增加了240倍,商业税平均增加了10倍。重税之下百姓难以按时足数缴纳,元朝便推行了“扑买”政策,由商人替那些缴不起税的佃农代缴,这部分钱转成高利贷,由佃农背负。
    在滥发纸币方面,元朝无疑是历代最坏的榜样。元朝把纸币作为主币,在各朝代中是唯一的。纸币具有高风险性,本应谨慎发行,但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元朝政府不断突破发行上限。元初,纸币每年发行量在2万至23万锭之间,约占财政收入的1%至10%。随着财政赤字的扩大,纸币发行量逐步上升,元朝中期以后有25个年头的纸币发行量突破100万锭,以元英宗延祐七年(1320)为例,《元史》载该年度发行“至元钞五千万贯、中统钞二百五十万贯”,至元钞、中统钞是不同的纸币版别,5贯相当于1锭,这一年发行的纸币量高达1050万锭,相当于当年财政收入的250%!
    高税收造成了百姓的高负担,纸币滥发又造成物价的狂涨,进一步加剧了百姓负担。据元朝官员的奏折,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往年物值中统一钱者,今值中统一贯”,1贯相当于1000钱,物价涨了1000倍,这个说法也许有夸张的成分,但元朝中期以后通货膨胀的情况的确极其严重。《元史》载,元朝末年在大都用10锭钱还买不来1斗粟,这笔钱相当于50贯,放在北宋初年可以买50头猪或5亩水田。这时候纸币已滥发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商人做生意,所用纸币经常“舟车装运,轴轳相接”。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5月黄河发了大水,朝廷征调河工修河,却拿不出赈灾和修河的钱来,又用一大堆纸币去充数,河工和灾民早已视这些“大元宝钞”为废纸,河工大量逃亡,红巾军等农民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元朝走向灭亡。

    贪腐特权

    当然这些还都是现象,不是原因。
    元末,有一首无名氏所作的《醉太平》唱遍大江南北:“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开河变钞、钞买钞,说的都是经济盘剥。其实元朝统治者并非不懂经济,面对经济和财政困境,也曾屡次试图通过变法来解决问题,但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一步步滑向不可收拾的深渊。
    历史上,元朝是吏治最松散的时期之一,官员贪腐十分严重和普遍,产生的后果也不限于道德和法制层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远。通过享有特权或官商勾结,元朝出现了许多大土地所有者,他们“私田垮县邑,赀无算”,不仅“阴结大官为援势,所为不法,人莫敢谁何”,而且通过制度漏洞逃避朝廷税赋。据《元典章》记载,有些富户每年收租可达数十万石,占有数千户佃农,本应缴纳巨额税赋,但许多失地的佃农已不在官籍,这些富户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逃税。这边收、那边漏,元朝政府拼命加税,但税收总体水平却难以有质的提高。
    在元朝统治的全部98年里共换了15位皇帝,其频度在历代也是少见的。为争取支持,元朝的最高统治者不仅无法“铁腕治吏”,还经常通过赏赐的办法收买人心,元朝不富,但赏赐往往都是“大手笔”,不仅赏赐金银财宝,土地、房产、奴婢、园林、山泽、矿冶都在赏赐之列,有人对元武宗至大年间到元文宗至顺年间的24年史料进行梳理,发现赏赐多达4780次,有位公主一次被赏了2000顷田地,权臣伯颜泰定一次赏田5000顷。元武宗即位,仅在大朝会上就赏出去420万锭,超过当年的财政收入。元仁宗即位大朝会,仅赏赐的白银一项就达185万两。
    官员的贪腐和特权不仅造成了政治的黑暗,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经济问题,是导致元朝财政困难的直接原因。加收重税、滥发纸币只是治标之策而无法治本,元朝由盛而衰并最终“早逝”,其实是从经济崩溃开始的。

    挽救经济

    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深知民间疾苦,对元朝统治失控的症结也做过深入的剖析和反思,他曾说:“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骚乱。”在建国之初他告诫臣下:“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具有强大的惯性,官场上的贪墨之风、特权思想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彻底改观,相反一些旧有的习气仍在明初的官场上蔓延,当时“天下有司役民无度,四时不息”,一些官员变身为豪强地主或与之勾结,依旧兼并土地、隐匿人口、逃避税收,一些人自视为功臣,特权思想严重,腐化堕落、骄奢淫逸,大将军蓝玉“多蓄庄奴假子数千人,出入乘势渔利”,户部的一些官员勾结在一起,借掌管全国钱粮的职权大行贪污,仅此一案的赃款就可折合粮食数百万石。基层的情况也很糟糕,有些地方“所在有司,凡征收,害民之奸,甚于虎狼”。种种迹象表明,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制止,元朝官场上发生的一切势必会重演。
    而明朝初年朝廷的财政收入情况一样不容乐观,经过元末连年的战争,加上饥馑疾疫,北方很多地方“乱兵杀掠,城郭空虚,土地荒残,累年租税不入”,冀鲁豫一带“十室九空”。洪武十年(1377)户部上报,全国税收没有达到预定标准的就有178处,此时已距明朝正式开国有10年了,江浙一带本是重要的税收来源,但“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
    朱元璋正是看到了这些现象,联想到元朝灭亡的根源,所以才痛下决心去解决问题。与元朝统治者重治标不同,朱元璋采取了治本之策,这就是通过整顿吏治来削除贪腐、破除特权,从而挽救政治和经济。但由于积弊既久且深,朱元璋只得下猛药、出重拳,为惩戒贪腐,在《大明律》之外又颁布了《大浩》,制定了150多条专门惩治贪污和特权的规定,用凌迟、袅首、抽肠、挑筋、断手等残酷刑罚惩办职务犯罪,这些措施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后世对明朝初年的这场“重典治吏”仍有褒贬或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效果是明显的,到朱元璋晚年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天下土地总面积达到了850多万顷,是元末的4倍多,相信这些多出来的土地大部分并不是通过“开荒”增加的,是破除兼并后重新纳入朝廷登记的,而朝廷征收的税粮也达到了3200多万石,是元末的270%。这场“重典治吏”打下了深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为明朝后来取得的各项繁荣创造了条件。
    有人认为明朝初年的“重典治吏”刑罚过重,其做法属于“法外施刑”,并不可取。但是,如果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这场“重典治吏”恐怕又是无奈之举和唯一的选择,面对积弊深重的现实,尤其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状况,妥协和温和的办法都无法达成治本的目标,而只治标不治本又只会步前朝失败的后尘,成为另一个“早逝”的王朝。
    对于这场“重典治吏”,清人赵翼的评价较为中肯,他说朱元璋的有些做法“虽不无矫枉过正”,但是它得以“挽颓俗而振纲纪,固不可无此振作也”。

    Visits: 6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