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生物技术的进步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了可能。
  • 科技创新正在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5G网络的普及为物联网和智能设备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其影响的广泛讨论。
  • 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5G技术的推广将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网络安全漏洞频发,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可持续消费和环保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全球疫情的逐渐缓解使得经济复苏成为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正在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方式。
  • 网络安全的挑战促使全球加强数据保护和隐私法规。
  •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经济复苏的希望逐渐增强。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全球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零售业格局。
  •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 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对网络文化和心理健康的讨论。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制造业效率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警惕卡塔尔断交事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负面冲击

    警惕卡塔尔断交事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负面冲击

    0

    金瑞庭

    6月初以来,以沙特为首的数个阿拉伯国家相继宣布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并逐渐演变成波斯湾地区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危机之一。综合分析,导致此次大面积断交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益考量,折射出逊尼派和什叶派深刻的利益冲突并凸显了中东域内外国家的政治角力,对我国下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建议密切关注断交事件进展,未雨绸缪、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多措并举对冲相关外溢风险。

    卡塔尔断交事件背后折射出“逊尼派地缘政治弧”和“什叶派新月地带”深刻的利益冲突并凸显了域内外势力试图重绘中东地缘版图的政治角力

    从历史看,伊斯兰教派之争是引起当前卡塔尔断交事件的主要根源。除以色列外,中东地区多数国家均信奉伊斯兰教,并在不同地理空间相继出现了政治学派、教义学派和教法学派三大不同性质的派别。由于对哈里发选择、圣训原理、律法行为、践行方式的信仰分歧以及《古兰经》理念自身的极强排他性,政治学派中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和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相互攻讦千年,矛盾和对抗的紧张状态从未中断,使得中东地区深陷周期性动荡旋涡,短期内尚无可能迎来和解曙光。从此次“塌方式”断交事件来看,虽然导火索仅是卡塔尔埃米尔(指国家元首)塔米姆在军队内部讲话中提到了“伊朗是本地区和伊斯兰教的重要力量,遏制伊朗是不明智的”等内容,但事实上沙特等国发动“愤怒外交”显然已经过认真考量和长期谋划。新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经济制裁的放松和解除,伊朗通过活跃的外交举动逐步回归至国际政治舞台,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沙特等逊尼派国家的警觉和担忧,而卡塔尔作为逊尼派国家却一直游离在“遏制什叶派联盟”之外,明确表态不愿意站队对抗伊朗,并公开奉行多边平衡外交,既善待哈马斯,也同情巴勒斯坦,此种“政治上的不正确”已彻底激怒沙特为首的逊尼派海湾阿拉伯国家。
    从现实看,抢夺地区政治地位主导权和经济事务话语权是此次卡塔尔断交事件的根本诱因。由于长期处于权力真空的碎片化紧张局势,中东历来都是内部势力相互角逐的焦点地区和域外力量参与资源分配的重要场所。一方面,阿拉伯国家内部分歧严重,缺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大局观和整体意识,现有的海合会和阿盟等合作机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各国的分裂和内讧状态。卡塔尔虽然仅是波斯湾西南岸的弹丸岛国,但近年来其迫切在国际上展示“小国大外交”的政治抱负,并凭借着石油经济和“软实力”外交不断扩张其影响力,甚至在西亚北非等国的政局变动中都扮演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伊斯兰精神领袖”沙特在阿拉伯世界中的主导权。因此,为保证绝对权威,沙特亟需通过“外交降格”和经济制裁等手段来打击卡塔尔,以此修复并巩固其在地区事务中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觊觎垂涎中东地区丰富的战略资源和突出的地缘位置,企图通过经济势力的重新洗牌和政治制度的极端民主化改造实现对阿拉伯世界的长久控制。卡塔尔心怀“称霸逊尼派世界”之志,不甘做大国博弈棋子,在国际事务中以高明的手腕纵横捭阖并左右逢源,多次打破业已存在的脆弱的海湾战略平衡,并对美国等域外大国的现实利益造成了严峻挑战。为彰显经济支配力和政治存在感,美国等国亟需通过切实有效的“间接”强硬措施来消弭卡塔尔的势力扩张根基。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9日公开证实,卡塔尔作为“高级别的恐怖主义赞助者”,已严重阻碍了美国国务院为缓解阿拉伯国家紧张局势和封锁行动所作出的努力,当前阿拉伯国家集体“围堵”卡塔尔就是其5月到沙特访问时协助策划的方案。
    虽然此次卡塔尔“连环断交潮”对中东局势和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影响有限,但对我国“一带一路”实施的外溢风险却不容忽视。

    4
    从当前看,此次卡塔尔断交事件使中东陷入全面失控的可能性不大,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整体有限。政治外交方面,俄罗斯、法国、德国、科威特、土耳其和非盟等国家和国际组织斡旋和调停效果初显,卡塔尔政府已承诺不下调“断交国”外交级别并保障“断交国”公民在卡的自由和权益,沙特等国政府表示正在起草与卡塔尔复交的“条件清单”,包括要求卡塔尔政府尽快切断与“穆斯林兄弟会”精神领袖和哈马斯的政治关联和资金支持等内容。经济金融方面,在避险情绪驱使下,卡塔尔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购买信用相对较高的美、德、日等国国债和金银等贵金属,里亚尔兑美元即期和远期汇率出现断崖式下跌,一度触及3.64这一挂钩汇率端口,但随着市场紧张情绪释放,目前卡塔尔金融市场已逐步回归稳健,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冲击也趋于弱化。对于国际油价影响而言,断交事件将削弱成员国收紧油市供给努力并损害OPEC延长限产协议前景,但由于卡塔尔减产份额(3万桶/日)和原油产能(62万桶/日)相对较小,相关矛盾冲突点也不是围绕原油展开,再加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已明确表态全力支持限产协议,WTI原油期货和ICE布伦特原油期货在出现小幅走高后均已重回震荡回落态势,6月12日仅录得45.90美元/桶和48.30美元/桶的低位。卡塔尔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商,占全球贸易量的31.5%。对于天然气市场而言,虽然沙特、埃及和阿联酋等国已对卡采取全面封锁和港口禁运措施,但目前尚没有迹象显示海湾第一条跨境LNG运输通道“海豚天然气管道线”会被干扰,埃及也未出现类似关闭苏伊士运河卡塔尔船运输通道的类似声明,未来国际LNG市场出现买家断供和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但从对我国影响看,需高度重视此次卡塔尔断交事件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负面冲击。波斯湾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枢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能源通衢和关键交通要塞。沙特、卡塔尔、伊朗、阿联酋等作为波斯湾地区具有较强博弈能力的传统势力国,一旦断交事件引发连环报复性非理性政治经济行为,将直接影响中国—中亚—西亚等经济走廊建设,对于下阶段我国加速布局“一带一路”极为不利。一是将增加我国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选边站压力。沙特和卡塔尔两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也是亚投行成员国和“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签署国,与我国互补性强且合作机遇多,并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若断交事件引发的“沙卡冲突”(考虑到伊朗因素,也有可能进一步演化成“沙伊冲突”)无法得到有效化解,未来我国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势必将面临日益增大的选边站压力,甚至可能使我国陷入“被合围”和“被孤立”的双重不利境地。二是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恐将再次被搁置。由于在关税减免等问题上分歧严重加上海合会成员国旷日持久的利益冲突,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一度被搁置长达6年之久。在双多边领导人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和海合会成员国在2016年1月重启自贸区谈判,到目前已成功举行第九轮并已结束经济技术合作等六成议题磋商。但随着卡塔尔断交事件爆发,海合会作为统一协调机制和联动平台的作用已被大大弱化,短期内在对外自贸区谈判上恐无法实现“一致对外”,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或将“首当其冲”,将会对深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挑战。三是对“石油人民币”在中东地区的推出和使用形成掣肘。当前,我国正积极与沙特商签贸易协议条款,并计划在中沙原油贸易中逐步采用人民币结算。卡塔尔断交风波的持续发酵,将对我国在中东地区推进公开金融市场操作造成较大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弱化在 “石油人民币”和“资金融通”谈判中的议价筹码。

    未雨绸缪、随机应变、顺势而为,积极做好各项应对措施

    卡塔尔断交事件对“一带一路”的推进带来负面冲击,并显著提升了我国政治外交运筹难度,建议未雨绸缪、随机应变、顺势而为,着力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对断交事件预期影响未雨绸缪,加快制定完整、清晰且可持续的中东战略体系。近年来,中东地区地缘政治风云变幻,巴以冲突、教派矛盾等传统问题与“伊斯兰国”、叙利亚危机等新兴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并相互融合,呈现出日益全球化和纷繁复杂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扑朔迷局的中东政局,我宜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积极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外交魅力,以“非零和”思维推动双赢、多赢、共赢,重点制定并完善“务实进取的经济政策+保守谨慎的政治政策+风险可控的安全政策”一揽子策略组合,以保障涉中东“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
    根据断交事件动向随机应变,对维护我国在中东地区政治和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中东符合当前我国的根本利益。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此次卡塔尔断交事件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并提前做好形势预判和风险防控。若断交事件在各方斡旋下实现真正和解,沙特等国见好就收,卡塔尔接受复交“条件清单”,我国则宜抓紧推动第十轮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在恰当时机单独启动对沙自贸区要价预研;若断交事件持续升级,卡塔尔与各方就复交“条件清单”无法达成一致并拒绝在底线问题上妥协,沙特则继续采取强硬措施加以全方位制裁,此时我不宜对各方公开表态,以免被某些政治势力利用进而在中东树敌,但鉴于沙卡两国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布局中的独特地位,建议出现此情况应适时与俄罗斯等国一同开展斡旋工作,坚决阻止“沙卡战争”或“沙伊战争”爆发。
    对中东国家经济多元化进程顺势而为,是落实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埃及和伊朗成果的必然要求。2016年以来,我国发力拓展对中东经济外交布局,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无论中东局势如何变化,深化与沙特、埃及和伊朗等国战略对接和政治互信,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重大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并建设好标志性示范工程,都是我们面临着重要任务。围绕上述任务,建议用好中阿合作论坛、中阿政治战略对话等机制以加深务实合作并绑定利益关系,特别深耕沙特,积极探索“石油、贷款、工程”一揽子合作模式,延伸传统油气合作链条,构建互惠互利、安全可靠、长期友好的中阿能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妥善回应伊朗关切和诉求,在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且照顾其他国家舒适度的前提下,给予伊方适当支持,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和中东稳定的支持者。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组

    Visits: 5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