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正在逐渐减少。
  • 远程医疗的普及使得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在疫情后时代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促使国际社会加强减排承诺。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娱乐和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电动汽车的兴起预示着交通行业的未来趋势。
  •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全球零售和供应链管理。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个人数据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引发社会对其影响的讨论。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使家庭生活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受到更多审视。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 网络安全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关键挑战。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新实体经济发展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新实体经济发展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0

    毛日昇

    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数字经济)被公认为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纵观历史,每一次代表性的产业革命无不伴随着就业市场的深刻调整和变迁,在对传统就业机会造成替代的过程中,新的就业机会更多的被创造出来,即就业创造和就业损失永远是一个相伴而生、互为因果的过程。

    应当看到,新技术变革带动的产业革命导致就业市场的深刻调整,会显著带动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确保了就业市场生态的改善和延续性,最终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综合历次产业革命对就业方式、就业人群以及就业领域的持续性影响,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 以众多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发展同样对就业增长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具体来说:

    (1)从现实发展的情况来看, 数字经济发展显著缓解了就业压力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增长阶段。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投资和出口增长驱动力下降,经济总体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但是,全社会整体就业水平却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变化趋势,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没有对全社会的就业市场产生显著冲击,反而还在很大程度上显著缓解了投资不振以及传统制造企业出口增长下滑对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

    以最具代表性的电商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对就业市场的拉动作用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课题研究将淘宝创造的就业机会分为交易型就业机会和带动型就业机会(包含支撑型就业机会和衍生性就业机会)两大类三小类,主要利用投入产出法对大淘宝的就业创造效果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大淘宝截至2016年年底已经为我国创造3300万个就业机会,涵盖1176万个交易型就业机会、1907个带动型就业机会(其中包括418万个支撑型就业机会和1489万个衍生型就业机会);在大淘宝的26个经营类目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400万个)、日用品类(191万个)、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69万个)带动的交易型就业机会数位居前三。此外,该报告还使用中国就业促进会调查数据测算法、行业类目交易规模模型法,对交易型就业机会的测算进行验证。同时使用微观案例方式对带动型就业机会的推算验证,结果显示,上述对于交易型就业机会、支撑型就业机会和衍生型就业机会的测算是科学可信的。

    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显著增加,电商的快速发展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就业促进会《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研究项目报告》显示,全国大学生创办的网店占总体网店的六成。

    (2)新实体经济对就业的创造效应显著,对传统零售行业的就业不是简单的替代,更多的是促进了传统就业方式的升级

    在新增就业机会方面,数字化基础服务领域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领域;大量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跨界机会应运而生;同时,数字技术带动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激活新领域就业。目前在中国就业市场求职需求量最大的十大行业中,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IT服务这些数字经济产业占据了三席位置。同时,由于传统行业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规模转型,产生了大量需要既熟悉行业业务流程,又掌握数字技术行业应用技能的复合型就业需求。因此,以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互联网产品运营管理为代表的职业也需求旺盛。另外,大量互联网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并带动了就业,包括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卖家、平台管理及支撑服务的衍生类就业,以及在提升交易效率,放大需求后间接刺激的上下游产业链就业。

    在就业的抵消方面,被数字技术改变的部分行业及领域就业机会面临转型、锐减甚至消失。同时伴随着对就业人群能力的升级需求; 部分标准化、程序化的非脑力重复性工作可被技术低成本替代,但数字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创造效应仍然会大于对就业的抵消作用。以德国工业4.0为例,由于机器人辅助生产、无人驾驶物流工具的应用,预计到2025年,将削减61万个组装、包装和生产类岗位,但同时将在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结合领域增加96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因此仍然会净增加35万个就业岗位。

    此外,目前电商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零售的完全替代, 更多的是促进传统零售从业人员的升级。电商的快速发展让多数线下“摆摊”的个人,纳入平台统一、规范管理,拓宽收入渠道,同时降低了社会综合管理成本,增加了全民福祉。电商平台同样帮助众多传统品牌完成互联网基因重组改造, 全面开启商业电子化时代,更好地洞悉消费者。自由度、灵活性高、工作弹性大的特点,让拥有各种技能和天赋的人,更好地发挥自身所长,实现灵活、多元的就业。

    (3)新实体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方式,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平等

    基于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途径,产生了平台型就业和创业的新途径,从稳定的“公司+雇员”的雇佣关系到灵活的“平台+履约人”的转变促使个人不再需要通过被组织雇佣获得劳动资格,以职业身份来获得社会认可,如滴滴平台已接入1330万名司机。同时,平台创业还将繁衍更多的创业组织内的就业机会,如阿里云生态提供了约120万个就业机会。平台本身也会催生诸多管理、协调、运营类岗位,以维护和支撑临时契约及合作关系。对平台而言,与个人的关系将由管理控制转变为个体能力、提供支撑,帮助其提升平台履约能力。组织也将不再需要等级秩序约束个人,而是提供最大限度的平等和自由。

    电商发展对于促进就业机会的平等化方面,最为显著的是给广大残疾人士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有力地配合了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近年来,中国残联依托全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和各类网络服务平台,开展了面向各类残疾人的远程职业技能培训。中国残联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推出了“淘宝创业公益通道”“淘宝云客服”等残疾人创就业公益项目,帮助弱势群体及残障人士实现网上创业,成为众包客服,并在全国范围落地。根据中国残联、电商大数据显示,在统计期内,电商平台上有16万家残疾人网店实现销售,销售额124亿元,销售额在3万元以上的商家约2.7万家。目前,电商平台上有超过1.6万视障人士开店,有27万视障人士享受到电商平台购物的便捷。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拓展了残疾人士的就业渠道,提升了就业市场的多元化和公平性。

    在促进农村就业方面,全国29 700个县已经建立了超过30000名农村电商“村小二”、组建6万名乡村基层服务体系。全国18省设淘宝村1311个,带来直接就业达100 万人。农村电商平台乡村卖家超过百万,带动直接就业200万人。农村物流带动7万人直接就业,20万人间接就业。

    在促进女性就业方面,目前, 店主中女性占比49.4%,交易规模占总交易额的46.7%。开网店成为数百万女性创业者的首选。

    (4)新实体经济未来的发展对中国就业增长带动潜力巨大

    如果按中国经济增长率从2015- 2035年平均增长6%计算,结合数字经济GDP相关指标(e-GDP), 可以衡量数字经济对未来中国整体的就业机会的影响。据相关测算表明,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48%,总的就业容量将达到4.15亿。受数字经济影响作用较大,未来新实体经济发展对就业市场的带动主要集中在新零售、泛娱乐、新金融以及新制造业四大行业。以新制造领域为例,短期内数字经济的发展并不会缩减其就业需求,反而会创造更多、更广、更具有价值的就业机会,并倒逼中低端就业人群提升技能。同时,结合数字经济的新制造也能带动产业生产、刺激行业竞争、降低工业品价格、创造更大的市场规模和就业机会。

    360行到3600行。在互联网的长尾效应下,基于对大数据的分享和交换,特色生意、细分服务层出不穷;职业种类推陈出新,如网络直播、网络模特、网络摄影、网店客服……这背后创造了无数小众、长尾的就业机会。平台型就业浮现,自然人成为市场的主体。自然人通过平台与市场消费者直接连接,实现个人的市场价值。“创业式就业”成为一种显著的“就业” 方式。电商平台正成为千万年轻人创业的三角地,对接全国乃至全球的“在线消费市场”。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是最大的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就业稳住了,民生才有保障,社会才能稳定。《2017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就业在全球63个主要经济体中名列第一。近年来,中国新增就业一方面来自GDP增长带来的“传统就业”,另一方面来自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形成创造的“新就业形态”。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Visits: 1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