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能源行业的转型,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移动支付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挑战。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教育公平问题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在疫情期间迅速流行。
  • 随着太空探索的进展,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社交媒体在社会运动和政治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产业带来了新的投资和创新。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个人数据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 电子竞技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学习正在成为教育领域的新趋势。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娱乐和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 电动汽车的普及正在推动传统汽车行业进行转型。
  •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在医疗、教育和工业自动化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正在改变家庭生活方式。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新智库时代如何增强我国智库传播力

    新智库时代如何增强我国智库传播力

    0

     

    殷 乐

    智库发展正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中国智库自2013年以来在经历了数量激增的扩张期后,当前正处于调整存量、提升质量的关键阶段。其中,传播理念、方式和策略问题是最易于被忽视同时也是易于突破的关键点所在。

    提升智库传播力是“新智库时代”创新的重点

    智库发展正成为一种“全球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全球智库共同体正逐步形成。当前全球智库总量稳中微进,2017年,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总量已达近8000家。梳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历年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发现,继2014年全球智库总量衰减后(较之2013年减少208家),2015年和2016年数量回升,两年智库总量均为6846家,较之2014年增长228家,其中美国(1835 家)、中国(435家)、英国(288 家)和印度(280家)名列前四。《全球智库报告2016》称:“在过去十年中,全球智库共同体正在逐步确立,为应对国际新环境群策群力。” 二是亚洲智库成长迅速,2000年中期以来出现了爆炸性增长,2017年亚洲紧随欧洲和美洲之后,拥有1676 家智库。中国智库的数量增长尤为突出,2008年中国还仅有74家智库, 2017年拥有智库数量达到512家,增加了近7倍,已经连续数年名列世界第二智库大国。三是智库活动频繁, 包括人员活动、项目合作、学术互动、成果发布等,与智库建设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也创历年新高。四是全球各类智库亮相频次增加,智库成果在各类新媒体广为流传。可以说,当前全球进入了“新智库时代”。

    新智库时代的出现,一方面是基于对智库角色功能的新体认和拓展。在复杂多变的全球格局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群认识到以知识、学术为载体的智库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软实力的重要结构成分,对国家形象建构、软实力竞争和主导性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智库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另一方面则是缘于智库在全球化、数字化浪潮中所面临挑战的增加。当前智库在议题选择、资金来源、专业领域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等方方面面均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除却不同区域、国别智库之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媒体、顾问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也都成为智库的重要竞争对手,有美国学者在《华盛顿邮报》发文称,智库不创新即死亡。

    全球范围来看,在对智库的诸多创新讨论和实践中,如何通过提升传播力增加影响力是热议的重点。一是因为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媒体的发展,均对智库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的变革提出了急迫的要求;二是与智库功能有关,智库的核心目的是影响决策,既包括本国政策决策,也包括他国政策决策,为国家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言。如何发挥影响决策的功用,扎实且具有指导性前瞻性的研究是其基础性的一面,科学、高效的传播则是值得关注的另一面。当前一些欧美智库声名正隆,其中传播层面的因素不可忽视。

    当前我国智库普遍重研究轻传播,智库产品满足于内部报告,欣喜于领导批示,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遇有重大事变,或者失声,或者声音微弱。既有的学术资源也未能盘活,利用新媒体进行学术传播的能力比较薄弱,不善于利用新媒体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影响国际舆论的观点资源。同时,从传播主体来看,不同智库的角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自缚手脚,没有形成整合性的力量。

    对增强我国智库传播力的几点建议

    综合欧美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案例和中国国情来看,对增强我国智库的传播力有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是要打破对内对外传播的囿限,有针对性地快速、连续发布多元化智库成果,打造智库产品和智库专家品牌。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知识传播具有多渠道、多源头、易获取、无疆界等特征,刻意区分对内与对外传播并无实际意义。有调查发现,境外机构会着意避开我方标签为外宣的内容,同时更为关注国内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的内容。因此,在智库传播上,要注意打破对内对外传播的囿限,有针对性地快速、连续发布多元化智库成果,打造智库产品和智库专家品牌。

    动态持续发布。研究显示,传统衡量智库影响力的方式趋于式微,当前影响政府和公众的最佳方式是持续不断地输出成果,既要有高品质又要及时易接受。有学者将日本智库参与对外政策过程的模式概括为由发现政策课题并制定研究项目、调查研究、拟定政策、提出建议、政策普及、政策评估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动态循环”(张勇,2015)。中国的部分智库实则也形成了有效的动态循环,在传播方面,还需要依据不同密级、不同类型的研究内容,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以专家发声、成果发布、交流讨论等多样化形态予以信息、知识的流动式过程式呈现。

    精准传播。研究成果传播上趋向于根据受众心理,不仅注意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知识需求,还要关注到情感需求,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将研究成果“以最合适的方式、在最合适的时间、交给最合适的人”。如所谓兰德关于中国人的报告已被证伪多年,依然在微信公号、朋友圈内频频转发,其中转发者不乏各领域的知名人士,原因何在? 人的信息结构、知识结构各有其盲点,在其不熟悉的领域中,有几个因素最易引发关注,一是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二是信息的来源或品牌有信誉。伪兰德报告两点兼俱,“美国”“智库”“对中国人的评价” 等关键词均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这一伪信息的一再传播。而这一伪信息传播的副产品即为对兰德智库的品牌宣扬。这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二是要保持透明感,充分利用各类身份优势,重视和促进多元智库体系的发展。

    在智库发展中引发最多争论的一个问题就是智库是独立研究还是利益集团的说客,也即智库运作是否公开透明,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指标即为资金来源的透明度。

    所谓透明度实则是透明感, 其核心并不在于真的一览无遗,而在于接受者的心理感受。以美国实践来看,鲜见没有利益纠葛和意识形态倾向的智库,美国《哈泼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编辑Ken Silverstein和哈佛大学研究员Brooke Williams2013年的文章中,结合对智库进行的调查声称,“美国25个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中,有20个高级研究员都身兼说客。” 类似调查及结论不在少数,其“旋转门”机制也堪称是政界与智库勾连的佐证。但美国智库在如何让受众产生智库透明感方面颇有积累。首先,明晰智库身份和经费来源是营造透明感的关键所在。美国学者阿麦登在《美国智库和专家政治:角色、价值和冲突》一文中,将智库分为四种类型:学术主办、合约定制、宣传和政党主办,各有其运作特点。同时欧美智库资金来源多样, 除了政府资助,有多一半是各类私募基金、各党派及下属组织的资助项目。从近年的发展态势来看,各智库的经费透明度不一,但在经费来源上并不做可被发现的隐瞒。其次,有些智库对非党派、独立性、非营利身份的强调,也是营造透明感的有效策略。其三,强调智库成果的学术性、知识性,绝大部分智库均开放成果数据库提供免费下载。如是种种,以此营造出智库中立客观,重在咨政建言、知识分享的形象。

    这几方面对我国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最直接的做法是,可以根据不同密级层级,对适宜公开的智库报告等数据库资料等免费开放, 供全球政界以及研究人员、新闻媒体从业者、学者、民众使用。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各类身份优势, 重视和促进多元智库体系的发展。

    当前,我国智库的主体是官方及半官方智库、大学智库,民间智库近年也有所增加,身份和定位的含混是各自未释放出最大功用的原因之一。对于官方及半官方智库,不必讳言部分智库的官方身份与政治标签。政治标签具有双刃性,一面固然有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会在某种程度上引发接受障碍;另一面则是代表了权威和资源,官方智库的态度和观点就是一个风向标,为提升国家政府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其他类型智库无可比拟的先天条件。大学智库和媒体智库则利用好各自的平台优势,大学智库以学术性传播为主, 而媒体智库的提出和出现是媒体角色变化的结果,其在信息采集和传播上的优势更大,更为灵活机动。目前,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都设立了自己的智库,成为在敏感问题和关键时刻发声的有效助益。

    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是以基金会方式设立部分民间智库。一方面与事业型智库相互支撑;另一方面,以基金会形式资助的智库具有官方背景的非政府组织的身份,既有资源优势,又有研究内容和话语上的冗余度,对于发挥影响力,传播价值观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德国六大政治基金会就在多国设立办事处, 以具有官方背景的非政府组织的身份周旋于当地政界、商界、学界和民间组织之间,同时与德国驻外使领馆联系紧密,与德国政府、政党有效配合,成为德国“二轨”外交的利器。

    三是要主动自设议题,勇于并善于发声,凝炼有学术锐度和形象化的表达。

    欧美智库在这一领域做得比较充分,既擅长于通过组织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研究和交流项目等方式,向国外传播政策理念和思想观点,并在此过程中构建国际人际关系网, 进而通过对对象国精英和舆论领袖的影响,达到影响该国思想和政策制定的效果,又擅长于首创并推广大量普及性学术概念,成为议程设定者和观念引领者。

    从智库风格来看,中国智库堪称是内敛型智库,其中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也有历史因素。长期以来,在我国,大部分智库的定位为党和政府的政策研究机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内参,研究成果更多在体制内流传。针对这一状况, 需要根据智库成果的用途区分密级层级,依次在传播的面向上做出区隔。对于可以公开的成果要勇于并善于发声,一是善于把握时机,尤其是重大事件发生时适时进行舆论引导。建议重大议题统筹与日常学术传播并行。遇有重大议题,或者要反击某个错误观点,尤其是在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出台前,联合多方力量,组织多个智库从不同角度发布智库报告,组织交流研讨,短时间内形成压倒性舆论态势。在外交中亦可发挥“第二轨”的作用,协调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日常传播则是各智库各自的日常学术传播和价值观传播,以此作为智库学者发声渠道,强调原创和自我产品推广。二是敢于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提出概念。三是在直接发声的同时,也要通过交流访问、项目合作、热点研讨等方式间接发声。

    四是要发挥社交媒体作用,提高智库成果的覆盖率和转发率,提升影响力。

    前文提到的开放智库成果提供免费下载还只是第一步,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世行网站上有三分之一的PDF报告从未被下载过,另外四成的报告下载过不足100次,只有13% 的报告被下载过250次以上。未被阅读乃至转发的观点和信息,其价值固然存在,但没有释放出应有的影响力,也就没有实现智库的功能。

    社交媒体的发展为智库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有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以“更短、更好、更快、免费”为题发文,称社交媒体改变的不仅是学术传播的形式,更是学术传播的本质。社交媒体同样改变了智库传播的外在与本质。社交媒体不仅可以帮助智库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多的受众,还能够提高智库成果的引用率, 增进智库与社会、公众的联系。

    在智库创新中,需要顺应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接受并重视碎片化传播的现实,重视伴随式的流媒体阅读、碎片化阅读,学会以故事和谈话的形式传播智库成果,以求吸引更为广泛的受众并与受众在个体层面建立连接, 最终促进知识的分享及相应而来的态度、行为的变化。(参考文献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