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智库研究部项目组
近年来,全球黑天鹅事件频发,让已经乏力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一波三折,世界经济发展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当前我国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凸显,下行压力逐渐加大。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的缓和,我国及全球经济预期出现向好势头, 但暴发于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为我国经济转型与全球经济增长增添了诸多变数。随着疫情持续发酵,全国各地的生产生活普遍遭受较大冲击,对今年一季度经济影响难以忽视。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具有强大韧性,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以及调控政策的出台,疫情影响有望在短期内消解,经济重新恢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新冠疫情暴发的宏观背景
新冠疫情暴发在春运期间,大量人口流动加速了疫情蔓延,流动性风险持续上升。但随着近年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医疗水平显著提升,为疫情遏制提供了良好保障。
(一)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日益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依存度不断提升
当前,世界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性十字路口,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全球动荡和风险点显著增加。随着中美经贸摩擦的缓和,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严峻性有所下降,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也在日益深入。2013-2018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28.1% (居于世界首位),经济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2018年国内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9%,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达11.8%,跃居首位;服务贸易进出口占世界总值的7%,居于第二位;外商直接投资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均跃居第二位;出境旅游人数和境外旅游支出居世界第一位;基础设施建设领跑世界。随着我国的经济规模、国际产业分工及贸易地位的不断提升, 我国经济波动对世界经济影响将高于2003年非典时期。
(二)国民经济结构进入消费拉动与服务经济时期,加大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相比于非典时期,当前我国经济所处发展周期发生重大转变, 国民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发生明显提升与转变,但同时,以需求为主要拉动力和第三产业占比的提升也进一步加大了疫情对经济发展冲击力度。第一, 从发展阶段来看,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各环节发展任务艰巨;第二,在需求结构上,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8%,需求拉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在产业结构上, 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9%,高于2003年21.6个百分点。新时期,随着我国内需拉动作用的逐渐提升、第三产业在占比的大幅提升,本次疫情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影响预期将超过非典时期。但同时,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产业结构、布局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将有效提升经济应对重大突发风险能力。
(三)疫情暴发正值春节期间,大规模人口流动与聚集提高了疫情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新冠疫情暴发正值春运时期,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加快了病毒的传播速度,也将疫情在短期内扩散到全国。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20 年春运从1月10日开始至2月18日结束,共40天计算,预计2020年全国春运客运量约30亿人次。根据武汉方面消息,在武汉采取封城措施前,春节前从武汉流出了500多万人口,周边省份受此影响最大。控制人口流动是抑制疫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时值春节,大规模人口流动加大了疫情传播速度与范围、加大了疫情控制难度与潜在风险,对疫情防控提出了巨大挑战。但另一方面,春节假期也有利于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全面隔离,减少隔离带来的社会恐慌,而春节假期原本的停产期部分对冲了停工带来的损失。
(四)政策响应周期缩短,疫情反应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我国政策响应、落实周期大幅缩短,及时为疫情控制提供多方位保障。“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针对疫情控制的领导、监察、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企业延时上班等方面的文件通知相继下发, 加强应对疫情政策保障;国家各部委针对企业、学校、交通运输、物资供应等分别采取有力支持措施;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下属市区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施严格隔离措施;武汉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的快速建设与启用等一系列应对措施快速响应。另一方面,我国医疗研究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疫情应对能力大幅提升。一是“新冠”疫情暴发后,1月初我国医疗团队成功分离病毒毒株,积极推动疫苗研制相关工作,医药研发水平显著提高。二是我国充分推动、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应对此次疫情,大幅提升治疗水平与效果。三是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至今, 行业规模日益扩大、行业发展日益规范、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根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2.47亿元,增速达10.3%。四是近年来我国医疗研究与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8年, 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30.0万人, 比上年增长4.7%;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434个,比上年增长28%,住院患者总死亡率逐步下降至0.44%。五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效率的提升、公民意识的普遍提高,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经济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新时期,科研能力的提升、治疗方法的创新、新的产业发展与高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为病毒诊断、抗病毒药物、生命监护及支持类医疗器械、疫苗研制等相关领域的研发与服务提供了更高保障,有效提升了我国应对疫情冲击的能力。
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本次疫情的传播范围超过非典疫情,加之各地采取了比非典疫情时更为严厉的防控措施,短期内生产和需求将遭受较大冲击。
(一)需求侧影响:需求显著减少,且形态和结构上存在差异
受疫情影响,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均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在政策对冲下有望消解大部分影响。
在消费方面,消费总量在疫情严重时期会出现断崖式下跌,但部分领域消费会有所上升。第一,受居家隔离、交通管制等因素影响, 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受冲击较大,特别是院线电影、大型文娱活动、婚宴、春节聚餐等聚集性消费活动基本取消。商品消费同样也会遭受一定冲击,回顾“非典”疫情期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从2003 年1月份的10%迅速跌至6月份的4.3%。第二,疫情影响下,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会呈现暴发式增长,将带动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CPI短期上涨。参考“非典”疫情时期,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CPI在2003年5-6月份一度达到2%的区间峰值。第三,居家隔离等措施让消费形态转为线上为主,在线教育、在线游戏、在线办公等行业短期内普遍受益。但部分领域的消费增长不足以弥补整体消费的低迷,而住宿、餐饮等消费也难以在疫情过后获得等量补充。
在投资方面,短期投资会受到抑制,而疫情对长期投资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预期。一是,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陷入停滞,同时由于投资品供应难以保障,企业设备购买与更新、存货投资等投资活动也会受到影响;二是,在生产和需求下行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会面临现金流枯竭、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融资需求增加将抬高融资成本并抑制投资;三是,若疫情引发对未来增长的负面预期,那么投资期望收益率将会降低,企业就会调整投资计划,主动降低投资。
在进出口方面,疫情对外贸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生产能否及时开工、外贸订单能否按时完成。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后往往是订单的高峰期,若外贸企业延迟开工过久或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大量外贸订单延期而违约,可能引发部分外贸订单退单或转移至海外。另外, WHO将本次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但在声明中“不建议采取旅游及贸易方面的限制措施”,考虑到部分国家可能会以此作为执行旅行与贸易限制令的参考,贸易会因此遭受一定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疫情对外贸的影响主要在短期。
相比于2003年非典疫情,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将更为显著。一方面,相比于2003年的经济上升和产能扩张期,当前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多重矛盾叠加将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 不同于2003年时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力,当前已进入消费拉动阶段(2019年的消费贡献率高达57.8%),消费冲击的影响更大。在此情况下,政府势必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提振经济恢复信心。
(二)供给侧影响:工业生产推后,冲击的产业链传导需要重点关注
从区域影响来看,以武汉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群受本次疫情冲击严重。一方面,湖北及周边地区生产停滞和消费抑制情况更严峻且持续更长时间,直接冲击较大;另一方面,一个地区的经济波动也会通过产业链向其他地区传导, 若以人口迁移来反映地区间经济联系,受产业链传导冲击最严重的恰恰也是周边省份、广东以及长三角地区,而东部地区经济韧性和活力较高,因此应重点关注湖北及周边中部省份。
在全国产业链方面,本次疫情对东部经济核心区域的冲击相对有限,因此对国内产业链造成的影响较为可控,更不会出现大面积断供现象。在对全球产业链影响方面, 由于我国在全球经济份额中的比重较高,全球消费品、部分中间品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在短期内都会遭受冲击。在区域产业链方面,武汉的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主导产业会对相关产业链有所波及,手机、汽车、芯片等产品供应需要给予关注。
另外,不同于2003年非典时期的产能和库存扩张阶段,当前工业企业处于库存低位,难以维持较长时间供应,而疫情后恢复生产也会从产业链上游企业开始,下游企业则会在一段时期内面临上游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
(三)冲击时效性:疫情影响主要在短期,长期经济将恢复
若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有效控制,那么绝大部分影响将体现在一季度。鉴于服务消费和工业生产遭受严重打击,本次疫情冲击预计超过“非典”疫情,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大概率破5(非典疫情时,2003 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相对于第一季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作为疫情中心,湖北一季度经济损失必然远高于其他地区,经济增速可能跌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2019年湖北GDP 增速为7.5%,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长期来看,我国将逐步消解疫情的负面冲击,经济会恢复到稳定增长路径。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较高,持续的技术进步、海量的市场需求以及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本决定了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其次,疫情缓解之后,前期被压抑和推迟的部分消费和投资会集中释放,市场会出现U型反弹;再者,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仍然具有较大操作空间,相关调控政策会逐步出台以激活疫情过后的市场。
总体而言,疫情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将会造成需求进一步疲软,一季度经济必然会遭受较大打击,二季度经济受疫情尾期影响而恢复缓慢,预计更为强劲的反弹会发生在下半年,但实际运行水平仍需综合考虑疫情发展情况、政策调控力度和全球经济走势。
新冠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尽管本次疫情来势汹汹,但在全国全力应对下,对我国各产业的影响是短暂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
(一)总体判断:短期影响为主,且主要影响第三产业
从产业结构看,本次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将最为显著,疫情拐点出现时间将决定对第三产业影响的实际结果。批发零售、旅游、餐饮、住宿、电影等产业在一季度将会受到明显负面影响,而数字科技、网络服务、大健康产业等新业态和新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对第二产业而言,整体增速会受到一定冲击。疫情导致生产要素流动受阻,企业正常生产活动受到不同程度限制,产业整体增速受到一定冲击。此外,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提质换挡”的关键时期, 疫情的暴发将会进一步影响市场预期。对第一产业而言,本次疫情的影响相比最小。疫情暴发时间为我国冬季,对我国农、林、牧、渔等产业的影响有限。社会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将会提升,有可能倒逼第一产业加快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二)制造业:重点疫区影响较大,民营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更显著
新冠疫情对于制造业影响主要在短期,但对重点疫区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本次疫情高发地区,往往为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较好、交通便利、产业链相对完整的地区,这与制造业的布局偏好存在相似性,且我国产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因此新冠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程度可能被产业链放大。从微观企业角度来看,中小微企业受冲击程度可能更大。企业受疫情影响停产期间,房租、工资、利息等经营成本占比日益攀升,收益难以预期,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风险还可能沿着供应链和担保链传导,引发局部性危机。
(三)生活性服务业:短期负面影响明显,中长期将恢复
新冠疫情对生活性服务业的负面影响比较直接和明显。餐饮业方面,线下门店短期停摆,二季度或可逐渐恢复常态。受疫情影响, 各类聚餐、宴请等几乎全部取消, 但考虑到线上购买、政策扶持以及企业间“抱团互救”等因素影响, 疫情对餐饮业的冲击将伴随疫情拐点的出现逐渐恢复。旅游业方面, 疫情对国内游和出境游存在同样负面影响,国内游“五一”“十一” 将逐渐回暖。春节是重要的旅游黄金周,但受疫情冲击,居民普遍取消出行计划,各主要景点关闭。在跨境游方面,各国对华的航空限制和出入境限制对国际旅游业影响显著。而随着疫情的消除,消费热情及市场消费潜力有望在后续小长假时得到部分恢复。交运行业方面,旅客出行受限,交运物流不畅,行业全年数据可能低于历史同期水平。此次疫情暴发正值春运旺季,旅客出行需求明显减少,交通运输、物流等受到直接冲击。随着2月下旬部分企业相继开工以及疫情的有效控制,交运行业全年数据可能低于同期正常水平。文化娱乐业方面,影视行业首当其冲,损失严重。受疫情冲击,春节档主要影片宣布撤档,民众观影需求急剧下滑。根据猫眼数据显示,2020年大年初一票房仅181万元,电影行业受疫情冲击明显。
(四)金融业:短期利好债市,对股市、人民币汇率存在阶段性影响
此次疫情作为超预期的负面事件,通过对市场情绪的冲击,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金融业的发展。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从债券市场来看,疫情推升市场短期避险情绪,叠加对经济的悲观预期,债市在短期内受益。对债市影响方面:一方面疫情扩散对消费、生产与投资带来负面冲击,实体经济短期走弱推动债市走强;另一方面,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推升避险情绪,带动利率下行。在股市方面,疫情将从盈利和风险偏好角度影响股票市场,已有所反映且可能还会持续。本次疫情在市场上引起一定的恐慌情绪,A股市场正常开市后,三大股指全部低开,从整体上呈现下行震荡势头。考虑到A股开市走低更多是市场对前期信息的滞后反应,因此对股市中长期走势关键在于我国经济和市场的长远发展情况。从汇率市场来看, 疫情对人民币的冲击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集中暴发期到来及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显现,人民币汇率将阶段性承压,但决定人民币中长期走势的仍然是中国经济基本面。
(五)房地产业:未改变行业基本面,中小房企压力增大
新冠疫情短期将限制房地产业相关活动,但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影响不大。201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政策整体偏紧,土地市场处在低温状态。在此背景下突然暴发的新冠疫情,令楼房销售活动受到限制,同时叠加售楼处、中介等场所的关闭,相关企业盈利压力增加,房屋成交将受较大影响。但由于此次疫情发生在房地产市场淡季,考虑到楼市已处在稳步调整通道,以及季节性因素、春节假期、非典时期相关数据对比等,此次疫情除主打回乡置业的三四线城市受影响较大外,居民对置业、改善生活的需求未发生根本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综合影响相对较小。但原本资金链已经十分紧张的、高杠杆的中小房企,可能受到更大冲击。
(六)数字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数字经济发展有望实现新突破
受疫情影响,线下生活性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但线上数字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助推数字经济发展。从数字产业宏观情况来看,数字产业发展长期利好,产业数字化发展将迎来新机遇。从数字技术应用层面来看,此次新冠疫情是数字技术在我国第一次较大范围用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作用明显,推动了数字技术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的应用,各类产业数字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从典型业态来看,网络融媒体平台步入发展黄金时期。融媒体平台获得新的动力,数字付费业务发展势头强劲,数字产业供需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强劲势头,发展空间明显进一步扩大,融媒体平台发展前景不断明朗;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新机遇,疫情隔离推动远程办公人数大幅上升,数字创新企业有望得到快速发展,远程办公软件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医疗健康网络应用红火,疫情推动了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领域网络应用市场活力得到释放; 电子游戏产业营收迎来暴发期,居家隔离导致的在线游戏等行业收入大幅上升,多数热门网络游戏的营收有望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新机遇
疫情暴发对一些传统行业带来了负面冲击,同时防控疫情的需要为相关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疫情逐步缓解, 新的发展机遇将不断释放新动能, 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一)短期行业机遇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对诸多行业造成了不利影响,然而抗击疫情为一些行业带来了短期机遇。
1.相关防疫抗疫物资需求暴增
在疫情的影响之下,防疫抗疫物资包括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以及护目镜等防护设备、低值耗材、中医药药剂等需求暴增,使医疗物资相关行业迎来了短期机遇。由于新冠疫情的快速蔓延,且春节假期产能减少和出货周期性延迟, 导致市场供求大规模失衡。在全国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医疗器械厂商迅速动员加紧生产,相关产品出货量大涨,为企业带来了短期红利,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求矛盾。需要说明的是,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或将有限,后期随着市场供给能力的进一步释放,市场供需将处于长期相对平衡的状态。
2.互联网相关服务业机遇显现
疫情期间,随着“宅经济” 需求激增,线上获客方式将对传统获客方式形成加速替代,进一步引致三农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下沉”市场成为趋势,将对以下三个领域促进作用明显。一是在线教育走进千家万户。由于中小学复课时间推迟,远程教育、视频课堂得到大面积推广,在线教育迎来短期暴发。二是网络视频和游戏受益颇丰。春节期间,由于疫情影响,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知识付费等平台异常火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用户活跃度大幅攀升,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长视频付费会员迅速增加,网络游戏的峰值日活跃用户和单日收入流水达到历史新高。
三是远程在线办公成为刚需。随着企业陆续复工,远程在线办公短期内成为企业的必要选择。据在线办公平台钉钉数据显示,全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居家开启“线上办公”模式,在线办公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迎来了机遇期。
(二)长期发展机遇
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提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疫情发生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疫情监测、潜在感染人群锁定、药物研发、统筹指挥、信息传递、公众监督等各环节。例如,以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基于大数据信息,对患者行踪轨迹进行关联分析,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与阿里云合作开发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和大数据平台,为新型冠状病毒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互联网医院的“网络义诊”服务模式和结合AI的智能情感问诊服务,解决了部分普通流感患者的就诊需求。预计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期间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引发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商业模式变革,使得新技术革命在更多领域开花。另外,疫情所暴露的农业供应链管理、社会治理与城市管理等相关短板问题,将在疫情结束后被进一步弥补。
1.IT技术催生行业进一步变革
本次疫情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教育、生产零售以及企业管理等相关行业,进一步打开相关行业的发展空间,并维持长期利好。
首先,医疗健康行业加速形成新服务模式。本次疫情将推动IT技术更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生物制药、诊断试剂、医疗保健等方面, 带动医疗系统的信息化改造,未来远程医疗会进一步普及,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此外,为应对疫情暴发所反映出的医护人员短缺等问题,医疗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将成为趋势。
其次,互联网教育迎来发展契机。从长期来看,疫情加速了教育培训行业的OMO(线上、线下融合)。随着AI在语音、图像、视频等领域的成熟应用,将促进教育培训行业的数字化程度、迭代速度和运营效率的整体提升。经过本次疫情影响,知识付费平台将加快整合资源,推出更加贴合消费趋势的产品设计和运营模式, 创造新的增长点。
再次,远程办公带动管理结构的变化。防疫隔离措施使远程办公人数大幅上升,从长期来看,为满足各类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企业沟通工具和满足管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将迎来发展机遇。此外,远程办公也为自由职业者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能够在科学的管理体系下实现多点协同的办公系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最后,新零售显现高光。无人零售、无人餐饮等新零售在疫情防范中发挥出了优势,疫情管控使零售业态向社区便利和新连锁经营模式发展,带来了非互联网领域的进一步重构。
2.现代农业供应链服务进一步延伸
“新冠”疫情的暴发再次将食品安全与溯源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且疫情发生之后农产品的物资调配仍然不能满足应急需要,因此本次疫情将促进现代农业供应链相关服务进一步完善。
未来,现代农业将通过促进供应链服务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科学管理与业务相关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食品安全保障和供给效率提升。一方面,结合物联网技术构建农产品追溯机制,在供应链上下游实现追踪和溯源两大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供应链管理,将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储存、运输、加工及销售的物流信息整合处理,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社会治理与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
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政府将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并通过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新型智慧城镇建设,提高基层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支撑保障。此外,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应急产业发展,弥补公共卫生短板,并进一步推动环卫服务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疫情等突发事件下提升我国经济韧性的建议
为应对此次疫情,各级政府已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短期应对政策措施,从长远来看,我国还应进一步通过完善政府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等方式,提高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防控能力,提升经济的发展韧性。
(一)完善政府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挥新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一是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监测与预警平台,实时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进行监测,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发布预警级别等预警信息, 以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失。二是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溯源系统,对传染源进行快速追溯并确定其传染路径,从根源上进行定位和防治。三是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平台,及时发布防控救治信息并提供线上服务。四是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协同系统,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科学合理地对防控物资进行调配。
另一方面,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制机制,为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保障。一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通过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建立特殊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 逐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从而减轻困难群众后顾之忧。二是完善相关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防控与救治体系,健全重大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同时建立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机制并完善相关应急预案,提升应急水平。三是提升法治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与应急领域相关法律建设,完善《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并尽快制定并出台《生物安全法》,同时不断提升执法力度,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
(二)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为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献计出力
充分发挥智库的决策咨询功能,为防疫工作建言献策。一是统筹高端智库资源,围绕疫情发展态势及其对经济运行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为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二是深入理解国家及地方最新政策,及时对政策进行全面解读,推进政策“落地有声”,同时使企业和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红利。三是密切跟踪评估政策落地效果,将政策效果反馈给决策部门,帮助其进行政策优化调整。
(三)降低企业经营负担,提高企业抗压能力
第一,积极推进减税降费。对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可允许申请将防疫期间的税费申报延期至疫情解除后的3-6个月,以缓解生产经营困难。疫情解除后,应全面落实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的政策,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负担,同时为科技类的初创企业提供普惠性税收减免,以支持企业发展。第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加大信贷力度。鼓励银行按照政策范围内的最低标准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对于受疫情影响而陷入暂时困难的企业, 鼓励采取“不断贷”“不缓贷” 的措施。同时,对于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鼓励采取延期还贷、降低利息等方式进行支持。二是优化融资担保和融资租赁服务。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适当降低新增融资担保费率,同时支持融资租赁机构调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的还款方式和还款费率,并适当减免利息。第三,增强企业主体意识。通过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完善应急平台和突发事件监控平台建设等方式,推动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落实应急管理主体责任,从而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稳就业保增收,提升居民防范能力
第一,着力增加就业机会,解决短期就业难问题。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具有比较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金融、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同时逐步完善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补贴政策以及就业援助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于因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居民给与一次性补助或失业救济,鼓励其再就业。第二,全面落实全方位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个人税负,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进一步加大对低收入居民的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同时对“特困户”家庭给予二次补助。第三,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优化家庭财务结构,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五)加强舆情引导,助力科学防控疫情
第一,加强中央及地方相关政策措施宣传与解读工作,及时、准确地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新闻报道,增强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疫信心。第二,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全面开展宣传普及工作,提升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引导居民不断强化防控措施。第三,严厉打击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同时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澄清不实言论,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第四,全力做好疫情后的宣传与引导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引导居民正确认识、科学防范和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 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
国研智库研究部项目组成员:马健瑞、胡国良、孙大卫、张继男、麻鑫鑫、徐乾、赵蕊
Visits: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