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云
想不到庚子年的春节,把全中国引向一场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斗争。这让我们寻找2020年经济的落脚点,必须是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两手都得硬。
对所有关心中国经济的人来说,过去的2019年是充满风雨考验的一年,虽然顶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平稳持续增长,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而放眼前路,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变数会更多,既有贸易争端、地区冲突等国际外部因素,也有新冠疫情防治、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等国内重要任务。那么,到底有哪些要点值得广大投资者关注?中国经济和世界局势下一步将会呈现怎样的形态?
看中国观世界,知大势懂投资。为帮助投资人辨明大势,洞悉未来,将最新研究报告与你分享。
——这是我诗的开头:“别以为突如其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是钟南山他们/专家医生的事情/没错,救死扶伤/是白衣天使的天职/他们是这场疫情/冲锋在前的战士/也是收拾这场/没有硝烟战争/遍地残垣断壁上/ 最美的工匠/他们是真心英雄/当然, 面对一个个倒下的/兄弟姐妹/他们也有自己愧疚/莫大的中国/不能只有医院/我们可否有/更多的公园、体育馆、健身房/让我们的身体/早早筑起一道屏障。”下面,先让我们对世界经济的2019年做一回顾、2020年做一展望,看看全球经济对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2019年对世界而言,是纷乱复杂的一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摩擦、地缘冲突、金融市场动荡等问题频出。我们预测2020年世界经济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在全球经贸秩序加速重构及各国积极调整相关政策的行动下,2020年经济走势会有所回暖且相对稳定。
2019年世界经济总体呈缓速增长的态势,世界经济增长缺乏可持续的新动力,贸易摩擦加剧,大国博弈明显升温,全球国际分工面临重构格局。
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放缓,市场表现及情绪不佳。10月IMF预测, 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主要经济体制造业疲软,本年度PMI持续性低于50%的荣枯线。
实体经济发展受限,国际投资低迷。至2019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连续第四年下降,投资自由化进程受阻。基于此,2019年度市场商业信心与消费者信心也多处低位,世界市场整体情绪不佳。
全球贸易局势紧张,经贸规则遭受挑战。2019年,世界贸易量增速减缓,世界进出口贸易额大幅下降。IMF预计,2019年包括货物和服务在内的全球贸易额增幅或仅为1.1%。美国、巴西、印尼等多国进出口额有所下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溢出效应的影响也使得亚洲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下降。
关税的增加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对大量交易的资本货物的投资和需求双双下降,令相关经济体承压;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冲击了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各国间贸易拉锯战花样百出,地缘政治与民粹主义经济外溢效应明显。多重不确定性加重了悲观的全球增长预期,世界银行、IMF、WTO等传统国际经济机构的传统规则制度受到冲击,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失灵风险。
展望2020年,我们预测世界经济增长虽仍面临下行风险,但在多方行动下,国际市场信心将逐渐提高,总体经济发展会有所回升。
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全球贸易氛围会有所回暖,全球市场信心将不断提升。中美两国一旦达成良好的全面协议,将极大提振两国乃至全球主要经济体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各国不断调整相关政策, 经济下滑得以缓冲。美联储的三次降息有利于美元流动性收紧态势的缓解,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调, 减少资本恐慌性外逃。多国适度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以支持需求和就业,稳定金融市场的情绪。2019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自8月起有所下降,说明全球经济政策正在趋同并发挥有效作用。2020年新兴市场面临的外部环境会相对趋稳,发达国家的内生动能也会有所增加。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不断改革, 经济合作前景向好。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各大国际经济组织一直在为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做出努力:积极进行自身改革、优化国际经贸规则,并鼓励各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加强合作与开放。我们有理由相信, 2020年国际间经贸合作会更为稳固与紧密。
——这是我诗的第二段:“别以为突如其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是武汉当地/老百姓的个体行为/是的, 他们是这场战的/风暴眼、主战场/他们主动封城/让自己成为孤岛/ 就是不让疫情扩散/他们在硝烟中呼喊—— / ‘ 向我开炮’ / 他们这是在牺牲/ 他们何尝不是英雄/ 当然,面对一个个倒下的/兄弟姐妹/ 他们也有自己遗憾/因为对于人与自然/不论是科学/不论是哲学,还是精神/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清醒/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也是这次武汉市长纠结的/封城,只解决了900万人/还有500 多万离城百姓/谁能找回/并切断人传人的/超级传染。”下面,再让我们对中国经济的2019年做一回顾、2020年做一展望,看看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厚重底色。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脚步不停歇,经济结构优化显亮色,创业创新为经济发展赋予了全新动能,汇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2019年经济回顾: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统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全面推进减税降费、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落实落地, 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
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初步核算, 2 0 1 9 年, 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目标区间。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1%,符合6.0%—6.5%的预期目标,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 左右。
2 0 1 9 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明显高于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与GDP增长基本同步,与人均GDP增长基本持平。
农业基础地位夯实。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年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也居世界第一;粮食平均亩产381公斤,比上年提高6.6公斤。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扩大,大豆面积大幅增加。
工业生产提质升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连续10年稳居世界首位。2019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6.7%和8.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和3.1个百分点,占比分别达32.5%和14.4%。
服务业稳定器作用凸显。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4%,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继续发挥引领作用。2019年1—11月份,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均增长12.0%,均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2.6个百分点。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在国际环境复杂、外部需求波动的情况下,内需特别是消费对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明显。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2019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3%,快于全部投资11.9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3.2%,快于全部投资7.8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7.7%。
外贸外资逆势增长,外汇储备保持3万亿美元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城镇化率突破60%。创新驱动作用增强,新动能新产业快速成长。三大攻坚战成效突出,农村减贫超1100万人。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020年经济展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终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实现。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传奇。同时要看到,当前世界经贸增长放缓,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产业升级面临掣肘,增长动力显得不足,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等级。据了解,这是全球第6次被认定为PHEIC的公共卫生事件。被认定为PHEIC后,世卫组织发布一个临时建议,包括对人员、行李、货物、集装箱、交通工具、物品等应采取的卫生措施。WHO虽然没有对各个国家实施直接干预的职权,却可以对疫区发布旅游及贸易相关的警告。随之而来的旅游、交通、货运等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要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通胀压力较为温和,加上宏观杠杆率依然偏高,不能也没有必要搞“强刺激”。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切实增加有效投资,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
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保持经济长期向好,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眼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提高经济竞争力。
现阶段逆周期调节政策正在加力提效,对于提振新型基建、稳定社会主体投资与居民消费预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PPI看,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巩固和建立长效机制阶段,前期量化去产能、环保限产等加速供给收缩引发的涨价效应基本释放完毕,加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波动下行影响,预计未来上游工业原材料价格仍将在低位徘徊。下游工业需求和建设需求区域性回暖,建材等部分工业品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预计2020年PPI将呈现小幅回升态势,总体上依然会保持稳定状态。
——这是我诗的第三段:“别以为突如其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 是政府部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不过,战争与和平/本来就是人类永恒主题/正因为灾难与平安如影相随/ 当今天中国某个地方/平安成为人们奢望/这是病毒/揭开我们的伤疤/这是毒瘤/毁损我们的长城/其实,这时人们已经/不在乎你有多少捐赠/ 我们每个人/只要坚持戴好口罩/只要坚持少串门/本身就是对抗击疫情的奉献/当然,面对一个个倒下的/ 兄弟姐妹/他们也有自己的叹息/千万不要发灾难财/甚至不放过病毒感染的尸体/切记,人类每次遭遇不幸/都是自然对我们的惩罚/也许,这样的灾难不会绝迹/距离人们很远又很近/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让爱穿越隔离/赶快筑起我们抗击疫情/真正的铜墙铁壁。”下面,是对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宏观政策选择,财政优于货币,货币优于汇率。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不断加杠杆,杠杆率较高,再加杠杆空间有限,我们处在金融周期和债务周期的高点,防范和化解风险重要性凸显。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政策,减税降费、基建等有助于扩内需、降成本、调结构,不同于总量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目前更多是市场化,且受中美贸易谈判的制约。这里笔者比较赞同任泽平先生的观点,具体建议是:
财政政策更积极,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上调赤字率和专项债发行规模,支持减税和基建。补贴受损行业,疫情后大搞减税基建,尤其要加大对交运、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 以刺激需求、稳定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和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
货币政策进行正常的逆周期调节,不搞大水漫灌,该降息降息, 通过小幅、高频、改革方式降息, 引导实际利率下行。疏通利率的传导机制,改善流动性分层,消除所有制歧视,纠偏房地产融资过紧, 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给予重点保障,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
房地产政策从过度收紧回归中性稳定,中央的定调是“三稳”, 不是“三松”也不是“三紧”。老成谋国是时间换空间,一方面要防止货币放水刺激资产泡沫,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过度收紧主动刺破引发重大金融风险。过度遏制房地产合理的融资不仅加重经济下滑,而且加重经济金融风险。房地产一半是金融,一半是实体经济,是制造业, 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条较长,有必要推动改革更多地发挥其实体经济的功能,回归居住属性和制造业属性。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放水刺激到过度收紧。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利用时间窗口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 关键是金融稳定和人地挂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0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纠偏部分地方部分部门一刀切、运动式做法。2016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政令畅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成绩是主要的,但改革方式需完善,部分领域改革不彻底,需要更好地把握好政策的“度”,防止运动式、一刀切,误伤民营和中小企业。执行层面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又红又专。
这是我诗的结尾:“别以为突如其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总是别人的事情/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比天高比地大/疫情不相信眼泪/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博斗/容不得半点虚伪和贪惰/疫情当头,匹夫有责/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作者系浙江省发改委副巡视员、研究员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