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技术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在重塑全球零售和供应链管理。
  • 数字健康应用在健康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随着5G技术的普及,物联网设备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
  •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学习和适应的能力是成功的关键。
  • 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娱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和自动化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紧迫问题。
  • 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的推进,各国开始逐步放宽旅行限制。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在线教育的兴起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 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产业带来了新的投资热潮。
  • 海洋塑料污染问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和政策调整。
  • 将战“疫”成果转化成发展新动能

    将战“疫”成果转化成发展新动能

    0

     

    杨良敏

    4月8日,武汉“解封”了。历经76天的苦痛与煎熬、感受人间的温暖和大爱,这座英雄的城市偕英雄的人民回来了。以此为标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全国抗疫战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有效性在这次战“疫”中得到充分验证,为世界各国抗疫战争注入了必胜的信心。

    历史不会忘记这场惨烈的战“疫”。经过几个月的殊死战斗,我们调动全国最优势“兵力”,投入全部资源,做最广泛的人民动员,终于在“围剿”和“反围剿”斗争中最大限度地切断了“敌人”的渗透路径,尽最大努力让九成以上的“伤员”得以康复。其中,在重灾区的湖北就有36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兵”治愈出院,书写了生命奇迹。同时令人惋惜的是,一些冲锋在前的“尖兵”遭遇敌人“偷袭”,连同数以千计手无寸铁的同胞被这场战争夺去了宝贵生命。清明时节,举国上下鸣笛拉警报降半旗,给这些英雄的逝者以最高的哀荣。

    生命是最宝贵的。经此一疫,人们意识到科学应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遭遇未知敌人时,避之为上,做好隔离、防护,保存有生力量是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克敌制胜之策。从中国抗疫实践看,“四两拨千斤”的巧劲,为降低传播烈度减少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一些国家在疫情暴发初期不重视口罩防护和社交隔离,从而导致大面积感染,成千上万的感染者失去生命,这是十分令人遗憾和痛心的事。

    生命权至高无上。在陌生而狡猾的病毒面前,牺牲一定程度的自由和便利,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保护。“只有首先活着才能谈及其他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坊间这些简单语言传达出深刻道理。这些在我们身边体现得淋漓尽致,所有民众都自觉配合,14亿人口的大国步调一致确实令人称叹,是我们最快控制疫情的重要依托,而将此次抗疫比作“打一场人民战争”的定位,是取得成功的最大保证。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对人民全力支持的回报,更是检验抗疫成功最重要的标准。我们竭力挽救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尊重每一个患者对生的渴望,不分年龄、不看身份,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中国驻外使领馆向留学生派发了50多万份“健康包”,并根据需要协调民航包机接送部分留学生回国,这可谓是特殊时期最可宝贵的人权保护。“他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是建设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一番话如一股暖流在同胞心里流淌。这些关乎生命至上理念、散发人道主义光辉的举措,我们应该为此点赞。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尚在大规模流行,境外输入的压力十分巨大。全球抗疫仍在“中场”,中国等疫情控制取得的重要成果应当获得珍视,有益经验值得吸收借鉴。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彼此连接,只有共同协作,待卫生条件最薄弱、最不发达经济体消灭疫情,才能最终宣布全世界疫情得到彻底消灭,“犹如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速度最慢的船只”。

    当前最大的挑战在于,抗击疫情与复工复产、开放经济之间的矛盾。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疫情对经济造成相当大的冲击,无论是我们还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都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我们率先取得突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正在加速推进,3月份开始负面效应正在缩小,经济增长降幅明显收窄。但是,世界疫情大流行让境外所有经济体基本停摆,需求受到严重抑制,而且实现恢复尚待时日,短期内没有把握全面放开,否则第二波疫情大暴发将会是大概率事件,届时外需环境将呈现继续恶化趋势。对此,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此次疫情中得到生动诠释,并被广泛理解。这种理念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内涵丰富,是“向世界讲述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需要在国际社会持续反复强调,使之形成更广泛共识,在面对重大挑战时能相向而行,合作共赢,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共同繁荣。这是我们争取一个相对好的外部环境的基础。

    第二,抗疫工作仍不能麻痹、放松,需将已有经验进行总结,为常态化防控提供抓手,国际疫情不灭国内坚决不撤岗。同时,利用此次大灾难中一致行动形成的广泛团结,既不被外界“抹黑”“甩锅”的言论带偏,又恰当地利用中外抗疫实践写就的生动教材,更加自信包容地吸纳社会多元情绪,尤其是把善意批评化为改进作风、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推力,引导社会走向更加凝聚、更加和谐的局面。这是我们对抗外部压力、激发内生动力的最好途径。

    第三,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把一系列“政策礼包”切实转化成稳就业、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有力工具,兜住民生底线,通过全产业链联动复工复产,加速启动经济,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有效扩大内需,积极挖掘经济增长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打开足够空间。这是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