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杜悦英
春光日暖,车水马龙——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公众逐步有序恢复日常工作学习生活,4月中旬以来,这样的场景几乎随处可见。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大街小巷的汽车车流密度,是最为直观的经济晴雨表。而汽车行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经济重启的龙头带动行业,其复工复产情况对国内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走势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短暂低迷后,国内各大汽车主机厂及零部件企业正在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政府主管部门则在近期出台(或正在征求意见)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规范汽车行业在危中寻机,不仅为渡过眼下难关,更旨在长远, 着力于促进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复工复产有序,行业开始回暖
疫情期间,汽车主机厂及零部件供应商普遍面临资金压力、人员无法按时返岗、项目无法如期开复工、新产品无法按期交付使用、客户订单下降、供应链萎缩甚至断裂、进出口受阻、汽车消费低迷等共同难题。尤其是2月份,汽车产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
“疫情发生以来,国内主要车企积极应对,多方施策,保障了复工复产平稳有序。”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宋紫峰研究员表示, 随着复工复产状况的好转,多家企业已经逐渐恢复正常。
“对制造业来说,汽车行业的复工复产是强心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长令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本刊记者从吉利汽车了解到, 在防控疫情的同时,2月10日起,吉利汽车集团总部园区陆续复工,严格采取控制每批复工人数、降低办公密度、错峰上下班等举措,同时探索线上和智能化办公,保证工作效率;2月16日起,吉利汽车湘潭、临海、路桥等生产基地陆续派出“点对点”大巴车前往多个省份接员工返岗。目前,吉利整车制造工厂日产能恢复率100%。
同样在2月中旬,长城汽车生产基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同步全力推进。长城汽车相关人士对《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表示, 截至目前,长城汽车保定、徐水、天津、重庆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已恢复生产,产能稳步攀升,平湖、泰州、日照等工厂建设项目也已相继开工。同时,在各地政府部门的协调支持下,零部件供应、物流运输以及员工返程等问题均妥善解决。
主要从事汽车线束生产的零部件厂商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月中旬启动复工复产工作。据该公司有关人士向本刊介绍,公司复工率2月底为57%,3月底已达到98%。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产业研究部总监冯锦山向《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介绍,根据相关统计,截至3 月24日,国内198个汽车生产基地复工,复工率97.1%;复产率56.9%; 员工返岗率81.7%。湖北省复工率76.9%,其余省份基本全面复工。而随着4月上旬武汉和湖北省其他地区离汉离鄂通道管控的解除,截至4月中旬,武汉汽车产业复工复产率已经达到98%。
此外,国外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根据当地疫情状况正在分阶段重启生产,国内主机厂供应链的压力也因此减小。
随着复工复产状况的好转, 1-2月受疫情影响产销量大幅下滑的汽车市场,3月份开始以较快速度恢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3月份汽车产销均超过140万辆,分别达到142.2万辆和143.0万辆,环比增长4.0倍和3.6倍,同比下降44.5%和43.3%。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明显好于上月,环比增速迅猛,同比降幅比2月有所收窄。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环比增长3.8倍和3.0倍,同比下降56.9%和53.3%。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提到,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其产值在制造业中占比为10%左右,且上下游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汽车行业的复工复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恢复正常状态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消费新政出台,提升市场活力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项利好汽车消费的政策。
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专门提到,加快完善机动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回收网络。促进机动车报废更新,加快出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实施指导意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除了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之外,上海、广州、深圳、宁波、长春、佛山等地也先后出台了给予资金补助、增加指标投放等拉动汽车消费的地方政策。
多位专家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举的形势下,这些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将对保障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疫情时期,为了尽量减少外部影响,满足消费者购车需求,汽车企业也在创新营销模式。
长城汽车打通线上/线下购车通道,通过线上直播、经纪人等形式,帮助客户深入了解车辆性能; 为用户提供线上咨询、看车、预约下订、上门试驾车/交车等服务, 使用户在不接触密集人群、不接触未清洁消毒用车的情况下完成购买过程。
吉利汽车也启动“ 线上展厅”,客户可进行“VR看车”。企业官方商城及主要电商平台在线上支付2000元定金,即可获得上门试驾、上门收款、送车上门、代办上牌和保险等一系列便捷服务。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 疫情对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是个契机”,宋紫峰说,汽车产业未来如何与新技术结合,创新消费模式,使之更加精准、有效,更加为消费者所接受,是个值得继续探讨的议题。
宋紫峰还提到,疫情期间,不少汽车企业出台了和经销商“共渡时艰”的举措,如考核减负、财务减负、金融减负等,这些举措保障了整个产销体系的稳定,这对于汽车行业复工复产以及平稳渡过当前阶段至关重要。
此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公告称,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从事二手车经销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 由原按照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改为减按0.5%征收增值税。
“按0.5%征收增值税,这对汽车市场来说是一个力度比较大的措施”,张长令认为,这将减轻当前已受疫情影响的二手车经销商的生存压力,提高二手车市场活力。
他进一步表示,二手车消费是汽车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经验来看,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是新车消费和二手车消费同时推进的。我国在2018年之前新车消费一直在增长,但二手车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他举例说,2017年以来,美国新旧车的销售比在1:2.4-1:3,我国尽管2017年至今二手车消费也在增长,但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旧车销售比约为2:1。
降税新政和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将共同助力二手车市场的新一轮发展,拉动汽车消费市场。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在4月9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繁荣二手车市场是盘活汽车存量、拉动新车增量、带动市场发展、促进汽车消费的重要举措。他说,未来将加快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
聚焦新兴领域,国家战略指引
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为促进汽车消费,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
4 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网站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之前在2019年12月,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意见稿)完成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环节。
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未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一产业背景下,“相关新政不仅是针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更着眼于未来发展,特别是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从国家层面对行业予以战略指导、引领、优化、规范、监管”,宋紫峰表示。
冯锦山说,这些新政是国家针对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 是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战略指引,是指挥棒、风向标,未来将引导资源的相应集聚,为行业的下一步发展蓄力。
《战略》指出,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发展智能汽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拥有智能汽车发展的战略优势。《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展望2035到2050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规划》意见稿提出,到2025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力、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应用。此外,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2025年降至12 千瓦时/百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到2升/百公里。
2019年下半年,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力度较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2014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多位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延长将能够缓解这种下滑趋势。
张长令提醒,当前有必要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续两年做好相应研究,特别是要研究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在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成本下降之后,如何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补贴。应当通过更加精准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来促进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他认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应当更加注重扶优扶强,扶持已经在行业中展现出优势的企业,扶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消费者接受度高的产品。
宋紫峰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当“乘势而上”,今后一个时期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企业合理诉求,进一步完善“双积分”政策。提前布局前瞻技术研究,加大对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加大对充/换电基础设施、加氢站等的支持力度,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方式,优化公共基础设施布局。
二是加快构建公平准入、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取消对市场准入的各种不合理限制,有效解决普遍存在的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做法, 真正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加强对产品安全标准、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加大消费者保护力度,为高质量产品创造更多市场空间。
三是鼓励、支持、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应用的领域和场景。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目标下,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商用特别是物流领域的应用。共享出行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要进一步给予支持,实现更大的综合效益。要积极探索“车电分离”等不同模式。
四是切实提高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要为国外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来华工作创造更加便利的环境。鼓励中外企业开展宽领域、高水平合作。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五是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未来出行”试点示范。统筹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的协调发展,探索不同要件之间相互赋能、彼此强化的发展路径,以更好满足居民需求和推动产业发展。
冯锦山表示,围绕顶层设计, 中央各部委及地方层面将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措施,启动智能汽车大规模测试,以示范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接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 0 2 1 – 2035)》,在新的时期将引导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培育世界级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 提升产业链国际化水平、市场化水平等。此外,在新的产业发展时期,针对新的生态系统的融合(如汽车、能源、交通、信息等产业融合,新的产业生态、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应发挥我们的体制机制优势,实现强力政策介入, 形成新能源汽车世界级产业链。
长期态势向好,行业谋求未来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和企业人士表示,新冠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长期向好,疫情不会改变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疫情过后,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得到释放,自主品牌消费会向头部品牌聚集,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当前生产经营方面的政策需求,有企业表示,国家和当地政府出台了包括社保费减免、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缓征等在内的多项政策,对企业有一定帮助,希望能尽快落实。同时,有企业呼吁,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和经营方式不同, 涵盖多维度、贴身定制式帮扶企业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对核心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给予直接或间接补助,给予入驻贫困地区的企业一定补贴等,将对稳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宋紫峰表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应以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相关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发布为契机,加快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程,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5G网联、人工智能、数据平台等新基建和城市交通管理的调度与协同。此外,汽车产业的扩大开放要按既定时间表加快推进。
冯锦山提到,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复工率较高,复产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他建议,未来半年到一年内,有关部门制定阶段性的针对性强、力度大、见效快的一揽子激励政策措施,对冲疫情带来的集聚性风险,重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帮助企业恢复元气。此外,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应当调查评估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维持产业链的稳定。
未来2—3年,则应维持“一定程度”的汽车消费鼓励政策,对冲产业下行周期带来的风险,实现产业稳增长。
对于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张长令建议,一是将促进汽车消费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破除二手车经销商降税和跨区域流通的瓶颈,增加汽车限购城市配额指标。
二是把握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和竞争格局变化的机遇, 推进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善氢能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研究制定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支持政策, 突破车用氢气储运和加氢站建设运营相关标准法规,引导供氢体系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 释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潜力,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此外还应继续提升汽车生产供应体系和生产能力,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建设汽车动力系统、高端零配件等关键部件的国内研发、生产、供应体系,提高生产装备水平和智能制造能力,引导领军企业强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跨国经营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Visi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