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清 徐 盼
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疫情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施策,紧盯企业需要,优化政务服务,加快各项政策落地,有力有效推动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稳步回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但要推动全区经济全面复苏, 还面临着艰巨复杂的任务,要在前期复工复产的基础上,继续强化政策服务举措,有序推动企业早日恢复正常产能、重点项目按质按量完成进度, 用发展的成果补齐疫情造成的损失, 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一)以“六个1”为抓手,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自治区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推进复工复产组。复工复产组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及时掌握复工复产动态,围绕企业实际需要,积极想办法、出政策,以“六个1”为抓手,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确定1个工作目标,即“一周内全区复工率大幅提升,3月底前应复尽复”,为全区复工复产明确时间表。健全1项工作机制,即工作组建立横向至23个成员单位, 纵向至12个盟市的工作联络和重点情况日报告制度,3月18日起对主要16个行业情况进行监控,每日形成数据日报表和报告,准确反映全区复工复产动态。3月22日,为确保用工安全,将入境务工人员情况纳入监控体系。设立1部服务电话,3月15日向社会公布全区复工复产咨询投诉电话。截至3月21日,自治区接到咨询、投诉电话439项,受理投诉52件,办结43件,在办9件,全部做到受理有回应。组织1次工作会议, 3月17日,组织30家成员单位召开推进复工复产组第一次工作会议,推动各部门理顺工作机制、出台指导意见、清理政策堵点断点,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建立1+X复工政策体系,出台全区复工复产关键政策《关于落实疫情防控风险等级调整要求 全面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放开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教育、培训行业除外),取消复工前置条件,进一步放开务工人员限制,推动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文旅、商务、市场、交通、税务、环保、农牧、林草等部门相继出台行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为全区复工复产提供制度保障。开展1批集中宣传, 向新华社、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晚报等自治区主流媒体平台推送宣传;组织厅局制作“一图看懂”政策宣传图和申报受理流程图。
(二)精准服务,纾解企业复工复产“痛点”
优化政务服务。实施盟市领导包联制度,开展“一企一策”帮扶,累计包联企业161户。答复企业复工复产、人员复工返岗等政策咨询683件。受理市场主体投诉复工复产问题71例,已全部解决,实现清零。各级政务服务大厅通过推行“网上办”“预约办”“邮寄办”, 保障疫情期间企业群众办事。设立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如,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对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实验等三类建设项目实行环评“豁免制”和“告知承诺制”,已豁免项目9个,实行“告知承诺制”2 个,审批1个。自治区住建厅对新建、改建、扩建用于生产防控疫情所需物资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 推进“承诺制”,全区复工复产项目71个。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办理注册、生产许可等实行随到随审随办。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疫情防控期间,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通过与银行合作,实行线上审批绿色通道,免反担保等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截至3月23日,全区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合作社及个人, 共计14464户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担保金额39.72亿元,平均担保费率1% 左右。截至目前,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向736家企业及小微企业主和各地工商户,累计发放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贷款181.6亿元,贷款利率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出台的减免有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民航发展基金、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和相关药品注册费、免收车辆通行费等税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落实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已减轻用人单位负担1.23亿元。实施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政策。加大社会保险返还力度,目前已为833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1.12亿元。落实国家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同时自2月1日起至6月30日,对除高耗能行业用户以外的一般工商业和大工业用户(含已参与市场交易用户),电费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两项举措预计共减少企业电费支出约8.12亿元。推动降低非居民用气成本,提前执行淡季价格,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适当下浮,2月22日起至6月30日, 预计可为企业减少天然气费支出约1.624亿元。2月17日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自治区免收通行收费公路的所有车辆通行费,已免收约8.3亿元,预计还将免收53亿元左右。
加大援企稳岗支持。保障重点企业行业用工。对重点企业和其他企业分别实行24小时调度和旬调度制度,重点掌握企业产能、员工总数、缺工人数、空岗结构、问题困难等情况,及时汇总更新、发布企业生产用工需求。截至3月13日,全区调度重点企业198户,为已复工有用工需求企业解决用工4001人。从旬调度情况看,调度其他领域开复工企业1348户,为已复工有用工需求企业解决用工8557人。强化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截至3 月13日,组织返岗复工30.9万人,占拟外出务工总数的82.8%。与17个省区市和铁路、航空等相关单位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8个盟市组织“点对点”专车、包厢、包机265次,运输返岗6857人。积极促进“不见面” 就业服务。通过构建“1+12”盟市企业网上招聘服务通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网上招聘活动。截至3月13 日,全区共组织各类网上招聘会133 场,在线招聘企业12729家、征集岗位29.03万个,求职人数达到12.2万人、达成就业意向2.78万人。
(三)消费投资两端发力,着力促进供需良性互动
扩大消费能力,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大需求。内蒙古着力为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截至4 月1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等七个城市通过支付宝、微信、银联等平台向居民发放消费券总金额近8000万元,有效激发了消费活力,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呼和浩特市通过微信、支付宝和银联云闪付平台发放各类消费券61.81万张(发放率100%),截至4月13日,呼和浩特市消费券共核销7.54万张、核销率12.2%,核销总金额85.67万元,带动消费718.52万元,综合消费杠杆1:8.39。鄂尔多斯市直接补贴商户资金5000万元,已经落实到位。
稳定投资,为企业复工复产提振信心。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将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梳理重点在建项目、待复工项目等,明确复工时间表,并在物资保障、审批核准备案手续等多方面发力,推进重大项目尽快开工。截至4月10日, 全区2020年计划实施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44个,目前已开复工253 个,总投资7681亿元,完成投资91.9 亿元。同时,内蒙古现有重大项目储备2062个,计划总投资约3万亿元,为全区投资增后劲、补短板形成重要利好。
复工复产率稳步提升
随着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就业等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内蒙古复工率逐日提升,重点项目有序投产开工,复工复产工作稳步推进。
三次产业实现有序复工复产。农牧业方面,截至4月7日,内蒙古粮食作物已播145.2万亩。全区盟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共2087家,复工1821家,剔除季节性生产企业112 家,复工率92.2%,已达到正常年份同期复工水平。工业方面,截至4月7日,内蒙古规上工业企业共2863户,开复工2710家,复工率占比94.7%,超过去年同期水平5.9个百分点,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复工70.8万人,复工人员占比88.7%, 停产企业中季节性停产企业80户, 排除季节性停产企业,实际复工率为97.4%;全区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复工复产率99.3%,占规上产值69.8%,员工到岗率88%。服务业方面,截至3月31日,全区超市便利店、综合超市、百货店、批发市场、社区菜店开复工率分别达到98.27%、99.7%、99.6%、96.61%和100%,剔除校园超市便利店、倒闭超市、受人员出入境限制对俄百货店和季节性批发市场外,已全部复工。住宿业市场主体复工率97.1%, 餐饮业复工率93.9%,公共文化场所复工率99.3%。星级旅游饭店复工率82.6%,A级旅游景区复工率61.3%。
外贸外资企业“应复尽复”。截至目前,全区100家重点包保服务的外贸企业已复工100家,复工率100%。剔除口岸闭关、季节性、境外疫情影响等不可抗因素影响无法复工的企业,全区2019年有进出口业绩的1830家外贸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全区357家外商投资企业(剔除因季节性、口岸闭关等因素影响无法复工的企业),已复工357家,复工率100%。
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稳步复工。截至4月8日,内蒙古983家扶贫龙头企业,已开工复产925家(自治区级以上643家、盟市旗县级275 家),开工率94%。已开工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49706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12680人。扶贫车间261家, 已开工复产251家,开工率96%,已开工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就业5487 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2698人。
上市公司全部复工复产。全区26家上市公司已全部复工复产,其中17家公司完全达产,占比66%;6 家公司达产80%以上(不含100%), 占比23%;2家公司达产50%-80%, 占比8%;1家公司(兴业矿业)达产50%以下,占比3%,主要系兴业矿业全资子公司银漫矿业因矿难整改验收未完成,未复工复产。
当前复工复产存在的困难
(一)复工复产政策传导速度偏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扶持政策,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一些传统运作方式无法适应战“疫”需要,政策落实还存在一定的“堵点”。中央明确要求降息减费,然而,一些金融机构对下属机构的绩效考核没有改变,以至于有政策、没细则,政策落地出现梗阻。如果融资扶持等政策落地速度太慢,一部分困难中小微企业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对于国有资产出租给个体工商户的,免收租金两个月,部分商户反映,“红包”大头被二房东截留,让利效果大打折扣。部分企业存在对政策不了解、不愿用、不会用的情况,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清楚有哪些支持政策适用于它们,支持的内容和方式是什么,以及向哪里申请,如何申请, 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没有完全打通。此外,各地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标准不明确不统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员和货物自由流动。
(二)工业产业链不同环节协同复工复产难
从内蒙古优势产业能源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冶金建材业等产业来看,由于产业链不同环节处在不同省市(区),各地工作重点不同,导致产业链无法协同复工稳产。内蒙古主导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上游,下游需求不旺,导致生产企业复工容易复产难。能源产业受下游企业用能需求不振、国际油价大幅下降等叠加因素制约,3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8%,对全区能源产业形成冲击。能源市场呈供需两弱格局,全区能源产业生产消费回落明显,1-2月,能源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9.8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农畜产品加工业一季度产销两降,面临企业运转资金紧张、仓储压力大等问题。以奶业为例, 奶业链横跨三次产业,下游销售不畅传导到上游养殖,各环节都遭遇堵点。牧场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每吨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的成本一度分别上升100元、70元以上。为保护产业链,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敞开收购,把1/3的生鲜乳喷粉处理,导致企业成本大幅上涨。此外,由于销量未达预期,企业仓储压力加大。虽然相关部门已强化调度,加快奶产业代加工、喷粉、包装等供应链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乳企增加信贷投放, 但奶业全面恢复仍尚需时日。冶金建材产业,由于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铁路等新基建与房地产等行业未全面复工,由此带来的钢材需求尚未释放;汽车等行业复产进程缓慢,板材市场需求依然不足, 导致钢材库存虽有回落,但总体仍处于高位。2020年一季度,全区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总体呈震荡下行态势,其中,建筑钢材、普通板材价格分别小幅下降6.14%、7.61%。总体而言,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价格不优等依然是目前冶金建材行业开复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服务消费复苏艰难
服务业企业疫情期间损失较重,当前复工门店客流量大幅减少,企业运行压力较大。由于当前仍处疫情期间,监管部门对复工企业限制检查多,防控程序要求严格, 群众对疫情的恐慌还没有彻底消除, 消费者信心不足。根据美团研究院数据,截至4月12日,内蒙古生活服务业商户复工率达到89.8%。但消费复苏率的回升迹象并不明显,低于同日的商户复工率25个百分点,表明已复工商户营业收入远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餐饮业消费复苏率低于复工率20.8个百分点,住宿业商户复工率上升至80.7%。餐饮、住宿业存在消费者消费有疑虑,就餐、住宿人数少,开门就亏损的问题。此外,各盟市的消费复苏率都远低于商户复工率,尚需有力措施进一步促进市场消费信心恢复。
(四)企业资金支撑不力
复工企业资金短缺现象突出。企业复工之后人员工资、金融机构利息、各项税费和电费等均需按时支付,但企业订单量下滑、当前生产经营饱和度不足、一季度营收大幅下滑,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到期还款压力。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短期资金需求迫切、延后还款需求突出,续贷、增贷需求强烈,经营成本压力剧增等问题。
对策建议
下一步,自治区要继续推动精细化复工复产指导,巩固复工复产成果,防止出现反弹,打通“堵点断点”,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一)提振消费信心
落实打造放心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在放心的消费环境中“敢消费”。推动社会公众正确使用口罩,呼吁社会适度松绑,调整心态,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用好各类消费券,结合文旅消费券推出特色系列游等一系列复苏扶持政策。举办“内蒙人游内蒙”活动, 把区内星级酒店、限上规模酒店、特色客栈民宿、旅游景区、特色餐饮店和相关农旅商户等组合起来, 设计多条疗休养3日游或5日游线路, 吸引区内职工跨盟市疗养消费,进一步带动经济复苏。抓住即将来临的小长假,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短期内推动本地餐饮、文化、旅游、体育、信息等领域消费市场繁荣。进一步研究提出促进汽车、家具、家电等重点商品消费的政策措施, 支持引导各盟市制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电子产品以旧换新。完善便民消费网络,优化便利店、菜市场布局,打造社区便民商圈。
(二)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和新项目储备
坚持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打牢稳增长基础。确保如期推动“审批月”活动, 推动实现在线审批平台需要立项的存量项目清仓见底,重大项目依法依规能审尽审,能批尽批。大力推进产业招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加快引进一批建链补链的产业项目。加快在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先进制造、民生建设等短板领域进行梳理和策划重点项目。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重大项目的策划与论证。
(三)协同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复工复产
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围绕防疫物资、民生保障、春耕备耕、现代能源产业、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文旅产业等重点领域,梳理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未复工达产的核心配套企业名单。建立监测会商制度,加强沟通,寻堵点、找断点,分类梳理企业困难,积极协调推动解决。坚持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贸协同,聚焦重点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强协同复工复产动能。
(四)精准有效提供金融服务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出台的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系列政策。加快下达中小企业“助保贷”资金,给予专项贷款、财政贴息,解决中小微企业紧急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国家和自治区延期缴纳税款、优化退税服务、降低社保费率、延期办理社保业务、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成本等措施的落实力度,加大信贷和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加大政金企三方对接力度,进一步汇聚公共政策、金融资源和企业主体的合力,组织落实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用足线上融资服务对接平台,用活线下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进一步畅通资金供给渠道,满足企业合理信贷需求。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Visi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