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媒体的算法调整引发了公众对隐私保护的担忧。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交通系统的变革指日可待。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挑战。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国际卫生合作的紧迫性。
  •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支付方式。
  •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全球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全球健康危机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 电子竞技的流行正在改变体育和娱乐行业的格局。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商业分析和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 随着5G技术的普及,物联网设备的应用正在迅速扩展。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在线健身和健康应用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为治疗复杂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随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航天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企业需要加强防御措施。
  • 在线健身和虚拟健身课程的兴起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 随着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护理和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 电子商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 社交媒体在政治动员和社会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 电子商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创新。
  • 推动全民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推动全民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0

     

    常纪文

    新冠病毒的传播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人类必须通过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既保护自己,改善生活质量,又能切断病毒传播的渠道和途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论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的会议,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的讲话,都强调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感受到了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疫情结束之后,各方面共同推动全民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在推动全民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方面,今后主要的改善方向可能为:一是不随地吐痰、流行病期间戴口罩会成为社会和各单位的常态性要求。疫情期间,人们由开始的不愿意戴口罩已转变到我要戴口罩。这种转变,既是自我约束的习惯,也是社会监督的结果。二是人们守规则的意识普遍加强。新冠疫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其中一个重要的缘由是全民遵守国家的应急规则,不随意出门、出门戴口罩、不聚集聚会、如实汇报行踪等。只有守规则,才能保护自己,也保护社会。不守规则的人,包括不如实申报自己行踪和健康状况的,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后,做一个负责任的遵守法律和道德规则的公民,将是国家法制建设和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共同内容。三是对外国人在华的守法监督会加强。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善待所有的人。疫情期间中国人集体守规矩,也不会容忍在华外国人违反国家和社会管理秩序,毁损中国人通过集体守规则而艰难获取的防疫成果。疫情期间,几起外国人在华违法违规受处理的案件,就说明了这一点。疫情结束之后,外国人遵守中国法律的要求会全面加强。四是人们将愿意参加社会志愿活动和社会慈善事业。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受益于挺身而出的广大医护人员和社会志愿者。有了他们,疫情得到了隔绝,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 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值得指出的是,疫区的人们普遍受益于慈善基金会和慈善人士从国内外募捐来的大量医疗救援物资。因此, 疫情结束后,人们自觉自愿参加社会志愿活动和社会慈善活动, 回馈社会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

    在推动全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今后主要的改善方向可能为:一是不滥食野生动物和其他可能传播疾病的动物。为了切断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病毒的传播,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2月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和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深圳市作为对外开放城市,其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3月31日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同时禁止食用用于科学实验、公众展示、宠物饲养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及其制品。这既是培育文明生活方式的要求,也是培育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二是人们正常的社会活动会更加注重健康保护的要求,如聚会、聚餐时,人们会保持适当的距离,分餐也会成为常见的生活形态。三是简单、实用的家庭医疗装备配备会普及。疫情结束后,家庭配备基本的消毒水、口罩、酒精、眼罩等医疗救护物资将是常态,而且家庭之间互帮互助也将是一个新时尚。家庭的健康防护好了,也会促进社会的健康防护。四是全民医保意识会增强。新冠疫情耗费了大量的国家资财。但这一消耗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参加医保。鉴于不参加医保的经济风险巨大,无论是海外侨胞、留学生还是国内居民,今后参加医保的积极性会明显增强。

    在推动全民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方面,今后主要的改善方向可能为:一是爱护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人们将努力约束自己,遵纪守法,使人与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自然良性循环了,人类才会健康和安全。今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题的生活方式教育会加强,以保护自然为对象的法制教育会加强。二是全面开展改水改厕和垃圾分类活动,保护水源和居住环境,防治对生活环境的污染。培育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既能增强人们的个体体质,也能预防环境污染对全社会产生的公共卫生风险。

    推动全民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光靠道德说教和科学普及靠不住。为了防止“好了伤疤忘了疼”,必须强化立法措施,将疫情期间全民形成的道德共识和行为趋同要求予以法制化。只有通过法制化,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培育起来,培育之后也才能守得住、守得牢。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Visits: 0

    评论被关闭。